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牙帐的词语解释
牙帐的意思
拼音:yá zhàng    注音:ㄧㄚˊ ㄓㄤ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军队在战争中自行准备食物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个人或团体自给自足,不依赖他人。
例句
1. 他们是一支牙帐出征的军队,不需要依赖后勤补给。2. 这个团队像一支牙帐,自给自足,不依赖他人的支持。
基本含义
指战争中的军队,特指由士兵自备食物带入战场的情况。
基本解释

将帅所居的营帐。前建牙旗,故名。《周书·异域传下·突厥》:“可汗恒处 於都斤山 ,牙帐东开,盖敬日之所出也。”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御营制度》:“凡列圣每秋獮 木兰 ,巡幸直省,除近畿数处建行宫外,其他皆驻蹕岁牙帐,名曰御营。”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战争、军事相关的成语,如“火烧眉毛”、“围魏救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士兵们自备了牙帐,去战斗了。2. 初中生:这支军队是一支牙帐,不需要后勤供应。3. 高中生:这个团队就像一支牙帐,自给自足,不依赖他人。
故事起源
据《战国策·魏策一》记载,战国时期,魏国将领白起率军攻打赵国。在战争开始前,赵国国王赵武灵王担心士兵因为食物不足而士气低落,于是下令每个士兵自备食物,称为“牙帐”。这样的军队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最终取得了胜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牙帐”与战争中的军队自备食物的情景联系起来。可以想象士兵们在帐篷中准备食物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名词“牙帐”组成。
详细解释
牙帐源于古代战争时期,当时士兵在出征前会自备食物,将食物放置在帐篷内,以备战时食用。因此,牙帐成为了指战争中的军队,特指由士兵自备食物带入战场的情况。
(0)
诗文中出现“牙帐”的诗词

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0)

贵主征行乐

奚骑黄铜连锁甲,罗旗香干金画叶。

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

春营骑将如红玉,走马捎鞭上空绿。

女垣素月角咿咿,牙帐未开分锦衣。

(0)

满江红.次韵吊汶阳李诚之待制

华鬓春风,长歌罢、伤今感昨。

春正好、瑶墀已叹,侍臣冥寞。

牙帐尘昏馀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

记往岁、龙坂误曾登,今飘泊。贤人命,从来薄。

流水意,知谁托。绕南枝身似,未眠飞鹊。

射虎山边寻旧迹,骑鲸海上追前约。

便江湖、与世永相忘,还堪乐。

(0)

次韵滕大夫三首.雪浪石二首·其一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

千峰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

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

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

(0)

八声甘州.蒙部喀拉沁王贡桑诺尔布索题自画朵颜卫景小卷

莽神州、北去见岩疆,风烟画图开。

问龙城牙帐,殿荒辽栋,堞剩秦苔。

尽有千岩万壑,水绕白狼来。

拱向回中近,众笏如排。

艺事东丹殊胜,把塞垣秋色,洗出尘埃。

笑倪黄几辈,身未到遐垓。

好河山、君家故物,待纡筹、亲为辟蒿莱。

燕然上、勒铭椽笔,云扫苍厓。

(0)

寄董卿嘉荣十韵

闻道君牙帐,防秋近赤霄。

下临千雪岭,却背五绳桥。

海内久戎服,京师今晏朝。

犬羊曾烂熳,宫阙尚萧条。

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

黄图遭污辱,月窟可焚烧。

会取干戈利,无令斥候骄。

居然双捕虏,自是一嫖姚。

落日思轻骑,高天忆射雕。

云台画形像,皆为扫氛妖。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