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放泼一词常用于批评某人的言行举止不合适或过分放纵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粗鲁、放肆,或者形容一个人不顾他人感受、不拘礼节的行为。
-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真是放泼,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2. 那个女孩喜欢放泼的方式表达自己,常常引起别人的注意。3. 这个人太放泼了,根本不懂得尊重他人。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行放肆、放纵不羁。
- 基本解释
◎ 放泼 fàngpō
[be unreasonable and make a scene] 〈方〉∶撒泼;耍赖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放肆”、“放纵”等,以丰富你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很放泼的同学,经常讲笑话逗大家开心。2. 初中生:她在班级聚会上表现得很放泼,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3. 高中生:他的行为太放泼了,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真是让人反感。
-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胡公的人,他性格放荡不羁,言行放肆,不顾他人的感受。后来,人们就用“放泼”来形容这种放纵不羁的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放泼”联想成一个人在大雨中放肆地泼水玩耍,表示他的行为放纵不羁。
- 词语结构
- 动词 + 形容词
- 详细解释
撒泼,蛮不讲理。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二折:“你这小孩子家就学得放泼那。”《西游记》第十七回:“你这个猴子,还是这等放泼!” 茅盾 《动摇》一:“茶壶的碎瓷片散在地上,仰着死白色的破脸,像是十分委屈,又像是撒赖放泼的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