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压力或恐惧时的心理状态。可以用于表达一个人因为害怕而无法正常思考、行动或表现自己的情况。
- 例句
- 1. 他面对考试时懔畏不安,一直无法集中注意力。2. 她对陌生人感到懔畏,不敢主动与人交流。3. 这个项目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但他因为懔畏而迟迟不敢开始。
- 基本含义
- 形容心神恐惧不安。
- 基本解释
畏惧。 清 林则徐 《示谕外商速缴鸦片烟土四条稿》:“况天朝贩卖之禁,本比吸食为尤重……岂尔等於天朝之法,转不知懍畏耶?”《清史稿·仁宗纪》:“ 广东 博罗 监犯越狱一案,经朕硃諭查询,始据该督抚据实陈奏。则天下事之不发觉者多矣,殊堪感叹,更深懍畏。”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例如“懒散”、“畏首畏尾”等,来拓展对成语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前总是感到懔畏,不敢自信地回答问题。2. 初中生:她因为懔畏而不敢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3. 高中生:他在面对高考时感到懔畏,需要积极调整心态。
- 故事起源
- 懔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据传,昭公是鲁国的一位国君,他召见了一位名叫子产的贤人。子产在昭公面前表现得非常害怕和紧张,不敢开口说话。昭公见状,就用懔畏来形容子产的内心状态。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懔畏与“紧张害怕”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因为紧张害怕而无法正常思考或行动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懔畏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懔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懔指内心恐惧,畏指害怕。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内心恐惧不安,害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