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玉制六律管。 唐 杜甫 《小至》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 仇兆鳌 注:“《汉书》:以葭莩灰实律管,候至则灰飞管通。冬至之律,为黄鐘也。葭,芦也。琯以玉为之,凡十有二;六琯,举律以该吕也。” 宋 朱淑真 《冬至》诗:“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琯飞葭动细灰。”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二》:“吹嘘有藉,幸同六琯飞灰。”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担负多个职责或任务。
- 详细解释
- 六琯源自《礼记·玉藻》篇,琯是周代乐官的职位名称,六琯指的是乐官同时担任六个琯的职务。因此,六琯成语比喻一个人承担多个职责或任务。
- 使用场景
- 六琯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承担过多的职责或任务,以强调其辛勤努力和忙碌程度。
- 故事起源
- 六琯的故事起源于周代的乐官制度。在古代,乐官是负责管理和执行宫廷音乐礼仪的官员。而琯是乐官的职位名称,六琯则是指同时担任六个琯的职务。这个成语通过乐官的职责和琯的数量,来形容一个人承担多个职责或任务。
- 词语结构
- 六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是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是市场部、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的主管,真是六琯之才。2. 她既是全职妈妈,又是兼职教师和社区志愿者,真是六琯之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六琯与承担多个任务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手里拿着六个琯同时演奏音乐,象征着他在工作中承担多个职责。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有关古代乐官制度和琯的职位的信息,以加深对六琯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既是全职妈妈,又是家庭主妇,她真是六琯之人。2. 初中生:我的班长不仅负责班级管理,还兼职图书管理员和体育委员,他是我们班的六琯之才。3. 高中生:他既是学生会主席,又是学校的辩论队队长和科技实践社团负责人,真是六琯之人。4. 大学生:我的室友除了上课和学习,还要打工兼职,他是一位六琯之才。5. 成年人:我在工作中除了承担主管职责,还要负责带领团队、协调各部门合作,真是六琯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