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对别人的言行进行直接、尖锐的批评,通常用于贬义或讽刺的语境中。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对他人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进行直接的指责,或者用于形容某人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或建议。
- 例句
- 1. 他对我的工作进行了砭针式的批评,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2. 这位老师总是用砭针的语言指责学生的错误行为,让他们深感惭愧。
- 基本含义
- 比喻直言切责,为了纠正错误而进行尖锐的批评或指责。
- 基本解释
同“ 砭石 ”。 《山海经·东山经》“ 高氏之山 ,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晋 郭璞 注:“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按,砭,原误作“抵”。 唐 柳宗元 《报崔黯秀才书》:“吾不幸蚤得二病,学道以来,日思砭鍼攻熨。” 宋 范成大 《病中》诗之二:“通身都放下,何用觅砭鍼?”参见“ 砭石 ”。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病入膏肓、切肤之痛等,可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用砭针式的批评让我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初中生:他的演讲中充满了砭针式的言辞,让人印象深刻。高中生:砭针式的批评让我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大学生:面对批评,我们应该虚心接受,不要对别人的砭针式言辞过于敏感。
- 故事起源
- 砭针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医学实践。在古代,砭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手段,通过用针刺入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后来,这个词汇引申为比喻直言切责的意思。
- 英文翻译
1.flint needle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医生用砭针来治疗疾病,而我们使用砭针这个成语来纠正别人的错误行为或提出尖锐的批评。
- 词语结构
- 砭针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砭 意为用针刺入,针 意为针。
- 详细解释
- 砭针成语源自古代医学,砭是一种医疗手段,通过用针刺入人体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这个成语比喻直接而尖锐地批评他人,目的是为了纠正错误或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