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教以应该遵守的事项。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慧远》:“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临路,诸长德皆被诲约, 远 不蒙一言。”
- 基本含义
- 指教、告诫。
- 详细解释
- 诲约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诲意为教导,约意为告诫。它表示通过教诲和告诫来引导他人,使其改正错误或行为不当。
- 使用场景
- 诲约常用于教育和引导他人的场合,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好意和关心,希望对方能够明辨是非、改正错误。
- 故事起源
- 《汉书·律历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张骞的使者,他奉命前往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张骞出使途中,曾经遇到了一位狄道人,狄道人向张骞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情报和指导,帮助他顺利完成使命。张骞非常感激狄道人的帮助,回国后,他将狄道人的教诲和告诫传授给了其他人,以示感恩和敬意。后来,人们将这种教导和告诫的行为称为“诲约”。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老师对学生说:“你们应该诲约自己,遵守校规。”2. 父母对孩子说:“我们要诲约你,让你学会正确的价值观。”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诲约”拆分成“诲”和“约”来记忆。诲意为教导,约意为告诫。可以通过将“诲约”与教育和引导他人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教育、引导相关的成语,如“谆谆告诫”、“言传身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诲约我们要爱护小动物。2. 初中生:父母经常诲约我要注意安全问题。3. 高中生:老师诲约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 大学生:导员诲约我们要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