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收集人才、财富、信息等方面的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积极主动地广泛收集知识或经验的态度。
- 例句
- 1. 他通过广泛收罗信息,为公司做出了明智的决策。2. 这个博物馆收罗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3. 老师鼓励学生们收罗各种各样的书籍,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 基本含义
- 指广泛收集、聚集或集中一些人或物。
- 基本解释
◎ 收罗 shōuluó
(1) [muster;gather;collect]∶聚集人或事物
只能收罗二百张选票
收罗人才
(2) [end]∶收场
难道他不寻思到此怎么收罗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收集、聚集相关的成语,如“汇集众人的智慧”、“物以类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收罗各种各样的贝壳,然后用它们做手链。2. 初中生:我们班级收罗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大家一起努力学习,取得了好成绩。3. 高中生:我打算收罗一些关于大学专业的信息,以便做出更好的选择。4. 大学生:我计划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收罗更多的社交资源,扩大自己的人脉。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故事。当时,北魏文成帝想要收集全国各地的名士,以提升国家的文化水平。于是他命令官员们出使各地,广泛收集人才。后来,人们就用“收罗”来形容广泛收集人才的行为。
- 英文翻译
1.collect; gather; enlist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收罗”与“广泛集中”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像一个吸尘器一样,广泛地收集人或物,形成一个集中的群体。
- 词语结构
- 动词+动词
- 详细解释
(1).多方寻求人才或物品,使聚集在一起。《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收罗英雄,弃瑕取用。” 刘良 注:“收罗,谓采访贤才。” 清 陈梦雷 《绝交书》:“宜加防备逆贼水师,战船宜早收罗。”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但 中国 青年新作品,可以收罗一二十张。”
(2).收场;了结。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难道他不寻思到此怎收罗。” 元 无名氏 《小张屠》第二折:“儿也,咱两个义絶恩断在这垜,人穰穰闹呵呵,无个收罗。”
- 近义词
搜罗、征求、征采、收集、搜求、搜集、网罗、采集、搜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