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纲运的词语解释
纲运的意思
拼音:gāng yùn    注音:ㄍㄤ ㄧㄨㄣˋ
使用场景
纲运常用于形容推动事物发展的基本原则或中心思想。比如,在政治方面,可以用纲运来描述国家制定的重要政策;在企业管理方面,可以用纲运来指导企业的发展战略等。
例句
1. 这个企业的纲运是以创新为核心,不断推动技术进步。2. 政府的纲运是为人民谋福祉,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基本含义
纲运指的是纲领运动的意思,比喻推动事物发展的基本原则或中心思想。
基本解释

(1).成批运送大宗货物。每批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分若干组,一组称一纲,谓之“纲运”。其法始于 唐 刘晏 。 北宋 、 元 代运盐也用纲运。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御前之军,屯驻四处,铸兵买马,截拨纲运。”《宋史·徽宗纪四》:“辛酉,罢 苏 、 杭州 造作局及御前纲运。”《宋史·食货志上三》:“﹝ 建炎 ﹞二年,詔二 广 、 湖南北 、 江 东 西 纲运输送 江寧府 。”参阅《新唐书·食货志三》。
(2).借指运输队伍。《元典章·户部七·押运》:“ 福建 等处运海外诸番进呈寳物诸色纲运,自有长押官将引库官、库子人等亲行管押。”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纲运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和哲学思想,了解更多关于纲运的应用和演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遵守学校的纲运,不要违反校规。2. 初中生:我觉得学习就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纲运,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成绩。3. 高中生:国家的纲运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为之努力奋斗。4. 大学生:企业的纲运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了解并适应企业的纲运来实现个人的职业规划。
故事起源
纲运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左传》一书。在这本书中,纲运被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核心原则对于人民的影响。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纲运这个词语。可以想象纲运就像一条纲绳,它把事物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没有纲运就会像没有纲绳一样,事物的发展就会杂乱无章。
词语结构
纲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纲”是第一个字,表示纲领或原则;“运”是第二个字,表示运动或推动。
详细解释
纲运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纲维则民正,纲乱则民乱。”意思是说,如果有一个明确的纲领或原则来引导,人民就会遵循这个纲领而正直地行事;相反,如果纲领混乱,人民的行为也会混乱无序。纲运在这里指的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基本原则,如国家政策、企业管理等。纲运是事物发展的核心和基石,没有纲运,事物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无法取得良好的结果。
(0)
诗文中出现“纲运”的诗词

七言·其一○二

五岳滩头景象新,仁人方达杳冥身。

纲运转三元净,地脉通来万物生。

自晓谷神通此道,谁将理性欲修真。

明明说向中黄路,霹雳声中自得神。

(0)

渔父辞·其四

黄旗纲运牛马走,皂衣追呼鸡狗喧。

深傍芦花摇橹去,遥望渔人是水仙。

(0)

贺新郎

红袖珍珠络。抱檀槽、归舟江树,碧天寥廓。

新曲翻从玉连琐,越显风流绰约。

小池上、蕤宾轻跃。

耳畔霓裳声断续,恐江州司马青衫薄。

那禁得,泪珠落。凤凰飞上鹍鸡索。

笑兴奴、空能拢捻,曹纲运拨。

圆腹龙香四弦里,铁骑刀枪间作。

看春笋、纤纤如削。

又风揭罗裙乍起,倚歌促酒依红幕。

似远嫁,归沙漠。

(0)

周文襄忱

江南财赋地,逋课八百万。

奉命往釐之,何以起涂炭。

吴平籍官田,租倍他郡半。

累减少苏息,平米法称善。

纲运立簿,辖总收握算。

置仓名济农,赈贷取赢羡。

水次得兑交,转漕去前患。

折草以帖斋,纳布式毋乱。

损耗供账科,缺额盐龟赡。

时复屏驺从,父老咨询遍。

忽焉匹马骑,往来历圩岸。

安知都堂尊,衣服固敝烂。

淤壅浚三江,沙柴垦二县。

馀波逮邻封,乞籴役舟泛。

岁积不可校,修葺广营建。

馈遗匪乾没,渔蠹或欺谩。

公物归之公,张弛为济干。

朝士丛谤议,奸民迭构煽。

二十一年前,十家九逃窜。

苦心著成劳,凶荒饱餐饭。

乃不以为功,抚膺发长叹。

郎署昔浮沉,挨宿资靖献。

张说珠记事,杨愔曲障面。

竹木贮陶侃,阴阳册刘晏。

以此经世才,况当土木变。

不得立于朝,度之绌攻战。

嗛嗛意未已,保全荷深眷。

厥后吴大饥,何人迹克践。

处处祭生祠,哭声震淮甸。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