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窥见 kuījiàn
[get a glimpse of] 暗中看出或觉察到
从一个人的生活作风可以窥见他的思想意识
- 英文翻译
1.get a glimpse of; catch a glimpse of; detect
- 详细解释
(1).暗中看见。《论语·子张》:“譬之宫墙, 赐 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汉书·刘向传》:“是以羣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詆,流言飞文,譁於民间。” 明 唐顺之 《萧孺人墓志铭》:“御史为人慷慨有气。自始为御史,数独自闭门草疏,不令孺人知。孺人时时从隙窥见之。” 沙汀 《淘金记》二:“他们屏住呼吸,似乎都窥见了那在黑夜里偷盗矿沙的光景。”
(2).看破;觉察。《朱子语类》卷六九:“这箇道理直是自然,全不是安排得,只是圣人便窥见机缄,发明出来。”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设使 柳老 之所造已深,未易窥见,则公当大为 柳老 喜,而又不必患其介意矣!”《隋唐演义》第二回:“ 隋 自 独孤皇后 有不喜 太子勇 的念头,被 晋王 ( 杨广 )窥见,故意相形。” 茅盾 《子夜》五:“神经过敏的她以为丈夫这一声冷笑正是对她而发,于是便好像自己的秘密被窥见了似的。”
- 基本含义
- 通过观察和推测来得出一些有限的信息或见解。
- 使用场景
- 窥见常常用于描述对事物的初步了解或对问题的一些推测。它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领域知识的初步掌握,也可以用来描述对某个事件或情况的初步了解。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窥堂”的人,他只能站在屋子的门口窥视室内的一部分,因此他只能看到一些有限的信息。后来,人们用“窥见”来形容通过有限的观察来获得一些见解。
- 词语结构
- 窥见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窥”和动宾搭配“见”组成。
- 例句
- 1. 他只是通过窥见来判断,他对这个问题的了解很有限。2. 我只能从窗户外窥见一些情况,对于里面具体的情况我并不清楚。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窥见”与“窗户”联系起来,窗户是我们通过窥视来观察外面的世界的工具,而“窥见”就是通过有限的观察来获得一些见解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窥见”相关的成语,如“窥豹一斑”、“一窥全豹”等,这些成语都与通过有限的观察获得见解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窥见,发现了蛇在草丛中爬行。2. 中学生:通过窥见,我对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3. 大学生:我通过窥见,发现了这个领域的一些新趋势,但还需要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