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书吏的词语解释
书吏的意思
拼音:shū lì    注音:ㄕㄨ ㄌㄧˋ
使用场景
书吏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图书馆、图书店等场所的工作人员,以及与书籍管理和保管相关的工作。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书籍的热爱和专注。
例句
1. 图书馆的书吏整理得井井有条,让人很容易找到需要的书籍。2. 他对书籍的管理非常细致,真是一位称职的书吏。
基本含义
指书籍的管理和保管工作人员。
基本解释

承办文书的吏员。《汉书·游侠传·陈遵》:“ 遵 冯几,口占书吏,且省官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李公佐 大历 中在 庐州 ,有书吏 王庚 请假归,夜行郭外,忽值引騶呵辟,书吏遽映大树窥之,且怪此无尊官也。”《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陈勋 ﹞闻真君传授 吴猛 道法,今治 旌阳 ,恩乃百姓,遂来拜謁,愿投案下,充为书吏,使朝夕得领玄教。”《红楼梦》第八六回:“监里提出 薛蟠 ,刑房书吏俱一一点名。” 刘师培 《论新政为民病之根》:“凡狱讼征科诸巨事,其有舞文曲法者,必绅耆为之通关节,书吏为之做爪牙。”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古代图书管理制度和官员的职责,进一步了解书吏这个成语的背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去图书馆,看到书吏整理书籍的样子,我也想成为一名书吏。2. 初中生:在电子阅读的时代,书吏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他们要保护纸质书籍的珍贵。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有一支优秀的书吏队伍,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4. 大学生:作为一名书吏,我要负责整理和分类图书,确保学校图书馆的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师。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吏”这个成语。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故事起源
关于书吏的故事并没有特定的起源,它是根据古代官员管理书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形成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书吏在图书馆中认真整理和保管着大量的书籍,以及他专注的表情和动作,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词语结构
书吏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书”修饰名词“吏”。
详细解释
书吏是由“书”和“吏”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书”指的是书籍,代表文化知识和学问;“吏”指的是官员,代表管理和执行职责。书吏指的是负责管理和保管书籍的官员,也可以泛指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
(0)
诗文中出现“书吏”的诗词

沁园春.二月廿七

毓德婺虚,联辉魁宿,天启儒英。

正仲春蓂阶,三留叶秀,晓来蓬矢,六挂门荣。

星昴庭萧,神嵩降甫,怎似今朝记始生。

当此际,有满城和气,万井欢声。龚黄政事勋名。

镜里文书吏胆惊。

况百年经界,于今修复,四贤道学,至此彰明。

月对艳阳,日逢初度,紫诏行催觐玉京。

黄堂上、寿觞称处,介福邦民。

(0)

月知溪静寻常入,云爱山高且暮归。

风吹帆席随云卷,鸟压花枝覆水低。

匹马路傍乘月别,孤帆波上入云飞。

蹴鞠场边芳草短,鞦韆树下落花多。

看树只愁花落尽,听莺不觉马行迟。

携樽藉草情无极,对水看云兴有馀。

文战不曾眉得白,酒酝长觉面先红。

风里一声天上落,世人皆向五云看。

仙花又别三千岁,暮雨已迷十二峰。

满枝带露将何似,曾见琼楼素面啼。

翠叶偃风如剪彩,红花含露似啼妆。

青萝带雾依松古,绿竹含烟泛水光。

书吏优游山色里,琴堂闲冷水声中。

钟鸣月下长洲苑,露湿残花鸟乱啼。

花攒屋上红珠颗,笋满篱根紫玉簪。

花舞野塘铺地锦,鸟鸣江树送春声。

(0)

寄题莹中野轩

开轩城市如村落,人似往时陈太邱。

暄景半窗行野马,雨寒疏竹上牵牛。

平生江海心犹在,退食诗书吏罢休。

□□□□□□力,必知耆旧想风流。

(0)

慵庵

绛阙清都旧姓名,此生落魄任天真。

横窗古砚前朝水,挂壁闲琴几日尘。

幽草莫锄沿日静,落花不扫衬苔匀。

倩风来作关门仆,借月权为伴酒人。

书吏无言舌滋味,关山不动画精神。

有茶不作蜗牛战,无梦可为蝴蝶身。

一得自家慵底事,幽禽檐外一般春。

(0)

送宋校书赴宣州幕

浮舟压芳草,容裔逐江春。

远避看书吏,行当入幕宾。

夜潮冲老树,晓雨破轻蘋。

鸳鹭多伤别,栾家德在人。

(0)

寄献澶渊太傅

使旆高翻西北云,舟梁横过九江濆。

书吏乐轻车府,表帜人知大树军。

引溉劭农渠雨密,感凉邀会帐霞醺。

花门车子能歌地,乐职声诗日夕闻。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