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动)〈书〉受审问。
[构成]
动宾式:对|簿
[例句]
在公堂对簿。(作谓语)
[同音]
队部
- 英文翻译
1.[书] (受审讯或质讯) confront sb. with witness; be tried at court
- 详细解释
◎ 对簿 duìbù
[confront the accused with his accuser] 受审问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史记·李将军列传》
对簿公堂
受审。簿,狱辞的文书,犹今之起诉状。受审时据状核对事实,故称对簿。《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 广 之幕府对簿。”《明史·邓子龙传》:“ 子龙 方对簿,巡抚 吴定 请立功自赎,帝许之。”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忆君縲紲中,恶鬭五秋冬。对簿仅一字,投降私害公。”
- 基本含义
- 指在法庭上对簿公堂,双方当事人通过法律程序进行争辩、辩论。
- 使用场景
- 对簿一词常用于形容双方争论激烈、辩论激烈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在法庭上进行诉讼、辩论的过程。
- 故事起源
- 对簿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一年》中,用以描述公伯寮和公子申在晋国的公堂上辩论的情景。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引申为一种争辩、辩论的形式。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例句
- 1. 他们对簿公堂,争论了一个下午。2. 在这场官司中,双方一直对簿争辩,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对簿”联想成两个人在法庭上对着案卷进行争辩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法律相关的成语,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守株待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在课堂上对簿争论了一个问题。初中生:在模拟法庭上,我们要对簿公堂,进行辩论。高中生: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不断对簿辩论,争个你死我活。大学生:在法学课上,我们经常学习如何对簿公堂,辩护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