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脚踵 jiǎozhǒng
[butt] 脚后根
- 详细解释
脚后跟。 明 文徵明 《跋李少卿帖》:“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 王羲之 ,祇是他人书耳。”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 孙八爷 ﹞一走一耸肩,一高提脚踵,为是显着比本来的身量高大而尊严。”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脚后跟,也比喻事物的末尾或尽头。
-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用脚踵来形容一些事物的结束或逐渐衰落的状态。比如,我们可以说某个项目已经到了脚踵,表示该项目即将结束;我们也可以说某个事物已经到了脚踵,表示该事物已经接近尾声或逐渐衰落。
- 故事起源
- 脚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原文是“脚踵而还”。在古代,人们行走时常常用脚后跟着地,因此“脚踵”逐渐成为指人的脚后跟。后来,人们将脚踵这个词引申为事物的末尾或尽头。
- 词语结构
- 主语 + 到了/已经 + 脚踵
- 例句
- 1. 这个项目已经到了脚踵,我们需要做好总结和交接工作。2. 这部电影票房不错,但是现在已经到了脚踵,观众的热情逐渐降低。3. 这个时代已经到了脚踵,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走路时,脚后跟是最后着地的部分,类似于某个事物的末尾或尽头。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脚踵相关的成语,如脚踏实地、脚踩两只船等。同时,也可以了解其他成语的起源和使用场景,丰富自己的汉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跳得太高了,脚踵都能碰到天上的云。初中生:考试已经到了脚踵,我们需要开始复习了。高中生:高中生活已经到了脚踵,马上就要面临大学的挑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