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摹刻的词语解释
摹刻的意思
拼音:mó kè    注音:ㄇㄛˊ ㄎㄜˋ
使用场景
摹刻一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可以使用。可以用来形容学习者通过模仿他人的优秀品质和技艺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用来形容艺术家通过学习前人的作品来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此外,摹刻还可以用于鼓励他人学习和模仿优秀榜样。
例句
1. 他一直摹刻着大师的作品,终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画家。2. 学生们应该摹刻先贤的学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基本含义
模仿雕刻。指学习和模仿前人的优秀品质和技艺。
基本解释

◎ 摹刻 mókè
(1) [crave a reproduction of an inscription or painting]∶临摹并雕刻
(2) [a crave reproduction of an inscription or painting]∶指摹刻的成品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摹刻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和雕刻家的作品。了解不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摹刻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摹刻爸爸的写字,让自己的字也写得那么漂亮。2. 初中生:我们应该摹刻雷锋的精神,帮助他人,做一名有用的人。3. 高中生:艺术家通过摹刻古代名画,学习并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
故事起源
摹刻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雕刻艺术。在古代,学习雕刻技艺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学生们通常会通过模仿前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雕刻技巧。摹刻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古代的雕刻技艺演变而来的。
英文翻译

1.(摹写书画等并雕刻) copy by carving; carve a reproduction of an inscription or painting

记忆技巧
记忆摹刻这个成语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学生在课桌前摹刻雕刻的场景。这个学生努力模仿前人的作品,通过刻苦学习和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摹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摹刻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摹”是动词,意为模仿;“刻”是宾语,意为雕刻。
详细解释

(1).摹写、刻石。 宋 苏轼 《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釐。”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淳化帖》:“又命 于文襄 摹刻上石,颁赐诸王公卿。”
(2).翻刻。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五·比干墓字》:“昨得本朝所辑《比干録》读之,又缺此隶字……且《铜盘铭》,《啸堂集古録》并《汝帖》所摹刻者迥有不同。” 丁福保 《<历代诗话续编>序》:“《总龟》《渔隐》《玉屑》等书,卷祑甚富,而《渔隐》独展转摹刻,《玉屑》次之。”

(0)
诗文中出现“摹刻”的诗词

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

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

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

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

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

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

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

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

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釐。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0)

唐虞世南书夫子庙堂碑

黄银印赐著作郎,世间石墨珍璆琅。

画腹艺精从道悟,如神笔妙知器藏。

文辞书翰皆可喜,一时毡拓来四方。

周额削后石刓缺,越千余年浸散亡。

旧本并希城武陕,原刻漫溯贞观唐。

山谷昔赏荣咨道,月峰曾录韩存良。

我生已晚去古远,南辕北辙徒伥伥。

何期神物有呵护,康里元册留唐装。

唐初同文变六代,东观帖出无道场。

郎官石记谁遽拟,九成化度差颉颃。

巍然太华秀真骨,后来宛列儿孙行。

全碑仅阙四之一,补以摹刻中令王。

圆机残字人争购,此拓岂止千金偿。

乍惊秀郎过智永,匪特峭劲如欧阳。

鲁器不欹见中正,隋珠在握含光芒。

层台缓步行人选,雍容合傍夫子墙。

金声玉振跻大雅,龙蹲凤跱开文祥。

若准孔门用诗例,譬曹入室刘升堂。

昭人颖达具虞法,下侪潘陆坐庑廊。

当时五绝褒秘监,献规一体观文皇。

右军腕助天戈舞,北堂文播儒风扬。

俗学但以书貌取,毋乃优孟之冠裳。

天吴紫凤久颠倒,而况错杂淆玄黄。

覃溪老人霜鹘眼,赏论不数云门张。

考证诸家负真鉴,何王徐辈所未详。

问字日就草元阁,百花放艳虹腾光。

子山箧邀文靖赏,虞家笔让来儿飏。

匹夫怀宝不知戒,敢诩家学私青箱。

拟谋镌字光宅手,重排曲阜阶楹旁。

斯文废坠傥竟举,几研小胥犹可当。

(0)

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郎·其三

穷年枯坐似禅林,为喜祥霙写我心。

归去来兮怀靖节,不能者止愧周任。

西园佳话从知旧,东国诸贤复见今。

满斛明珠逾美瑞,定应摹刻遍碑荫。

(0)

护国寺诗·其二

小诗聊记凤山游,髣髴东林水石幽。

已愧高僧与摹刻,更烦诸老数赓酬。

簿书底事长遮眼,林壑何人肯转头。

会待从公白莲社,杖藜来往亦风流。

(0)

松谈阁印史歌为郭胤伯作

六书缪篆用摹刻,大者符玺细印章。

崩崖古隧取次出,镂金琢玉争弆藏。

关中郭髯最好古,十年搜讨盈箧箱。

部居州乱作谱牒,编次缃帙盛缥囊。

璀璨丹砂照虫鸟,错互金薤堆琳琅。

考正职官本二史,贯穿训故穷《凡将》,窃取正用史家法,岂玩小物涂朱黄。

忆昔先朝席丰豫,符瑞纷沓徵祯祥。

河清凤见屡奏贺,玉玺又报来临漳。

先帝亲御文华门,制诏臣下风四方。

千官鹤列瞻负扆,冲牙双瑀声铿锵。

中官屹立当御座,插冠貂尾加金珰。

紫泥封坼青囊解,金银剩组开煇煌。

临轩手持四寸玺,俯示陛墄周两旁。

槃龙纽螭弄掌握,衫袖照烛回虹光。

侍臣代奉传国宝,殿中不用尚玉郎。

鸿胪传制百僚贺,文曰受命寿永冒。

朝罢君臣咸燕喜,南面并进南山觞。

岂知瑞应不虚见,中兴天以授我皇。

郭君此书精且良,曷不首勒玉玺图。

访问礼官摹尚方,如服有冕网有纲。

蝇头细字注几行,吾诗附玺垂久长。

命曰印史非夸张,《春秋》之义微而彰。

(0)

次韵酬丁少山处士·其二

缪篆精摹刻,深心托说文。

遗编披叔重,奇字问扬云。

早岁弃科举,斯人今不群。

抱琴栖海上,寂寞赏心闻。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