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植物名。即莬丝子。《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 高诱 注:“一名女萝也。”《文选·江淹<古离别>诗》:“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李善 注引《尔雅》:“女萝,兔丝也。” 唐 杜甫 《新婚别》诗:“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2).喻妻室。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閒藤野蔓休缠也。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 明 屠隆 《昙花记·超度沉迷》:“託身在烟峦霞嶠,那管你风情月调,既撇却兔丝了,既撇却兔丝了,岂復惹閒花草!”
- 基本含义
- 形容细小得几乎看不见的东西。
- 详细解释
- 兔子的毛非常细小,几乎看不见,因此用“兔丝”来形容非常细小的东西。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非常细小的事物或细节。
- 故事起源
- 兔丝最早出自《庄子·逍遥游》:“朝闻道,夕死可矣。”后来有人解释说,太阳西沉的时候,兔子的毛从光线中显露出来,非常细小,几乎看不见,因此形容非常细小的东西就用了“兔丝”。
- 词语结构
- 兔丝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兔”和名词“丝”组成。
- 例句
- 1. 这个画家画得非常细腻,连花瓣上的兔丝都能画出来。2. 他的眼睛非常尖,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兔丝。
-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兔子的毛非常细小,几乎看不见,将这个形象与兔丝的含义联想在一起,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蚁穴积金”、“鸿毛泰山”等,来拓展对细小事物的形容词短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花瓣上发现了一根兔丝。2. 初中生:她的绘画技巧非常高超,能画出兔丝般的细节。3. 高中生:他的观察力非常敏锐,能发现别人看不见的兔丝。4. 大学生:这本书的描写非常细腻,每一个细节都像兔丝一样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