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桅桿 ”。亦作“ 桅杆 ”。船上挂帆的柱杆。 宋 苏轼 《慈湖夹阻风》诗之一:“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清 吴伟业 《再观打冰词》:“桅竿旗动吹南风,舟子喜甚呼蒙衝。”《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一片斜阳,照得水面上乱流明灭,那船上桅桿影儿一根根横在岸上。” 杨朔 《海市》:“不想过午忽然刮起一种阵风,浪头卷起来比小山都高,急的渔民把桅杆横绑在船上,压着风浪。”
- 近义词
帆樯、帆柱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脖子
- 详细解释
- 形容人的脖子长得很高或者很长。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身材高大或者脖子长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位名叫桅竿的人,他的脖子非常长,所以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脖子长的人。
- 词语结构
- 名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脖子像桅竿一样高,走到哪里都很显眼。2. 她是个高个子,脖子长得像个桅竿。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桅竿”这个词的发音和形状,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些与身体部位相关的成语,如“脑袋大如城门”,“手舞足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的脖子长得像个桅竿,老师总是开玩笑说他是大长脖子鹿。2. 小学生:他的脖子像桅竿一样高,站在队伍前面总是最显眼的。3. 初中生:她是个高个子,脖子长得像个桅竿,所以同学们都喊她“长脖子姑娘”。4. 高中生:他长得高大,脖子像桅竿一样,站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