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掩耳盗铃的词语解释
掩耳盗铃的意思
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yǎn ěr dào líng ㄧㄢˇ ㄦˇ ㄉㄠˋ ㄌㄧㄥˊ

掩耳盗铃(掩耳盜鈴) 

◎ 掩耳盗铃 yǎn’ěr-dàolíng

[plu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deceive oneself as an ostrich that buries its head in the sand] 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比喻欺骗不了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今若宿驿,正犹掩耳盗铃也。——明· 赵弼《钟离叟妪传》

基本含义
指掩盖真相、自欺欺人的行为。
使用场景
常用于批评那些明知道事实真相,却故意掩盖或逃避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自欺欺人、不愿面对现实的人。
故事起源
相传,古代有个聋子偷了别人的铃铛,他掩住耳朵敲打铃铛,自以为别人听不见。然而,他并不知道别人都看到了他的行为。这个故事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自欺欺人、掩盖真相的行为。
词语结构
掩耳盗铃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1. 他明明知道真相,却选择掩耳盗铃。2. 不要掩耳盗铃,应该勇敢面对现实。
记忆技巧
可以想象一个人掩住耳朵,偷偷地敲打铃铛,但别人都看到了他的行为。这样的画面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对牛弹琴”、“自相矛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考试作弊,就像掩耳盗铃一样。初中生:他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还掩耳盗铃。高中生:政府掩耳盗铃,不愿意解决人民的问题。
(0)
诗文中出现“掩耳盗铃”的诗词

无锡县署大堂联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0)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六

晋阳初起甲,适从犹未决。

欲鼓行而西,仍恐进不克。

屈突凭坚城,退则为所蹑。

此策乃危道,腹背须受敌。

莫若攻河东,主之自裴寂。

公子曰不然,兵贵风雨疾。

吾席累胜威,西人望风匿。

智勇不及措,取同振槁叶。

倘顿坚城下,安坐糜日月。

众心既以离,大事去可惜。

济河定关中,约法十二则。

何哉隰城尉,一见如旧识。

何哉马邑丞,一呼忘旧隙。

壮士置幕府,参军置记室。

羲声布遐迩,文武焕然集。

而顾立幼君,盖其心欲得。

自为大丞相,总揆加九锡。

然后攘取焉,掩耳盗铃习。

前恭与后恭,两帝寻一辙。

神尧视世充,亦复何差别。

盖于起兵初,声罪讨弑逆。

吊民数淫虐,遍移四方檄。

庶几踵汤武,不循魏晋述。

尔时诸君子,惜哉见未及。

泰山有道士,献书魏公密。

当乘士马锐,直指江都邑。

执取独夫广,号令天下一。

斯谋奇而正,安往无俊物。

或隐于屠贩,或寄于盗贼。

优游黄冠中,乃见徐洪客。

郑公发迹等,出处故殊绝。

言可得而闻,招之不可得。

翩翩失所往,岂蹈烟雾窟。

不然縠城隅,全身化为石。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