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峒丁的词语解释
峒丁的意思
拼音:dòng dīng    注音:ㄉㄨㄙˋ ㄉㄧㄥ
使用场景
峒丁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山势险峻、山峰高耸的地方。它可以用来形容山脉、山区或者某个特定的山峰。在文学作品、旅游介绍、自然景观描述等场景中,峒丁都可以用来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例句
1. 这座山峰峒丁挺拔,气势雄伟。2. 我们爬上了峒丁的山顶,俯瞰着整个山谷的美景。
基本含义
指高山峻岭。
基本解释

(1).峒人。 唐 许浑 《题峡山寺》诗:“ 峒 丁多斲石,蛮女半淘金。”
(2).峒兵。《宋史·高宗纪二》:“詔 江西 、 闽 、 广 、 荆湖 诸路团教峒丁、枪杖手。”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山川地理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著名的高山峻岭,如五岳、华山、黄山等。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旅游书籍或者观看相关的纪录片,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我们去了一座峒丁的山,爬上去真的很辛苦。2. 初中生:我喜欢爬山,特别喜欢挑战峒丁般险峻的山峰。3. 高中生:这座城市周围有很多峒丁,每个都值得一游。4. 大学生:我计划暑假去探险,攀登一座峒丁,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故事起源
峒丁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楚辞·离骚》这本古代文学名著。其中有一句诗:“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这句诗描绘了楚国国君屈原被贬谪到峒中的情景,表达了他忍受困境、坚守正义的决心。后来,人们将“峒中”这个地方解释为高山峻岭之中,从而形成了成语“峒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峒丁这个成语:1. 将“峒”字和“丁”字的形状和意义与高山峻岭的景象联系起来,形象地联想成一座高耸险峻的山峰。2. 可以将峒丁与其他描述高山的词语或成语进行对比记忆,例如“巍峨”、“峰峦”等。
词语结构
峒丁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词组。其中,“峒”是形容山峰高耸的意思,“丁”是形容山势险峻的意思。
详细解释
峒丁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高山峻岭的景象。峒指的是高山,丁指的是峻岭。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高山峻岭的险峻和壮丽。
(0)
诗文中出现“峒丁”的诗词

墟上诗

纡回岩径转嵯峨,笑问蛮家第几窠。

入市每衣芒木布,出门时唱浪花歌。

峒丁惯筈歼狐矢,獞女能抛织贝梭。

墟散尽投归路去,断烟半陇罥荒萝。

(0)

龙州十首·其四

峒丁峒妇皆高髻,白纻裁衫青布裙。

客至柴门共深揖,一时男女竟谁分。

(0)

送铜鼓藏焦山纪事

我有汉代之铜鼓,来自南昌司马家。

蛮风瘴雨几何载,鞚骨完好无缺瑕。

阔径三尺高杀一,三叠微学蜂腰洼。

鼓心隆起俨棋局,周遭怒踞六虾蟆。

腰垂四耳便索贯,其中空洞下口奓。

黝然古泽光可鉴,通体细缬牛毛花。

恨乏款识纪年月,定伏波耶诸葛耶。

二竹斋中充清供,偶逢过客出矜夸。

常恐神物工变化,不甘闭置羁笼笯。

忽忆焦山擅名胜,中藏古物颇纷拿。

周汉二鼎最奇绝,得此踵事或增华。

梅溪老人笑绝倒,云此位置真不差。

岂知此语有漏泄,山灵日夕思拜嘉。

坐使诗僧屡问讯,前言欲食愁揄揶。

一朝决计送汝去,不须堕泪随风斜。

东过广陵下扬子,扁舟两桨声咿哑。

千年老铜足精气,蛟龙未敢轻要遮。

天吴潜逃鼋鼍徒,鲛人泣窜奔虎鲨。

布帆安稳到初地,山中童叟拍手哗。

诸天龙象大欢喜,紫衣前导随袈裟。

三熏三沐好庋阁,幸少泥藓劳剔爬。

钟鱼斋鼓共晨夕,障幕那无金绦纱。

时有寒芒逼牛斗,莫放光怪惊麇麚。

当时鍊铜采赤堇,阴阳供炭龙火加。

雷雨晦冥降神异,亦如欧冶成镆铘。

铸成此鼓寄威信,要息民夷争犬牙。

大胜草龙要誓约,底须歃血刑豚豭。

赛神合乐醉且舞,峒丁溪女纷击挝。

方今圣治旷无外,梯航冠带通幽遐。

坤维炎徼在庭户,芦笙欢沸喧铜琶。

此鼓投间供玩赏,何如祓濯归耆阇。

八德水与洗兵气,忏除凡浊袪尘沙。

摩挲免叹在荆棘,听法或证波罗伽。

吐吞潮汐浥神雾,沐浴日月涵云霞。

佛天不老山不灭,铜鼓之寿其无涯。

(0)

寄广西参政刘允中

重臣授钺殿南邦,五月旌旗过上江。

青带碧簪环画省,绿沉金锁护油幢。

峒丁万笠春耕野,海估千船晓渡泷。

铜柱南边相忆处,尺书难寄鲤鱼双。

(0)

偶书

暮云漠漠数行鸦,心事凄凉正忆家。

不向孤山留谏草,那能庾岭见梅花。

峒丁嗜斗牙成血,楚俗趋蛮发半髽。

明日绝粮难早计,好?流水嚼胡麻。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