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木性的词语解释
木性的意思
拼音:mù xìng    注音:ㄇㄨˋ ㄒㄧㄥˋ
基本解释

(1).旧谓淳厚、质朴的禀性。 三国 吴 姚信 《士纬》:“ 孔文举 金性太多,木性不足。” 唐 包佶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归国》诗:“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
(2).木的性质。 唐 白居易 《清夜琴兴》诗:“清泠由木性,恬淡随人心。”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五·木耳》:“木耳,各木皆生,其良,毒亦必随木性,不可不慎。” 鲁迅 《书信集·致方善境》:“先生所作木刻,我以为是大可以发表的,至于木性未熟,则只要刻得多了,便可了然。”

基本含义
指人的性格刚硬、不易改变。
详细解释
木性是由“木”和“性”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木”表示坚硬、刚直,“性”表示人的天性、性格。木性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刚硬,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使用场景
木性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坚定,不容易被他人的意见或环境所左右。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压力或困难时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和立场。
故事起源
木性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故事讲述了范睢和蔡泽两位古代学者的交流。范睢认为人的性格应该像木头一样坚硬,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蔡泽则认为人的性格应该像水一样柔软,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最后,范睢的观点得到了认可,成为了后来“木性”的成语。
词语结构
成语“木性”的结构为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的木性使他在困境中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2. 她的木性让她在面对挑战时表现得非常坚毅。
记忆技巧
可以将“木性”与“木头”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坚硬的木头代表坚定不移的性格,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木性”相关的成语,例如“木讷”、“木讷寡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是个木性的孩子,他总是坚持自己的想法。2. 小学生:老师说我有木性,因为我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主意。3. 初中生:他的木性使他能够在困难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和坚强。4. 高中生:她的木性让她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5. 大学生:他的木性使他能够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保持冷静和坚定。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木性”这个成语。
(0)
诗文中出现“木性”的诗词

清夜琴兴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沈沈。

(0)

夜琴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0)

题梵隐院方丈梅

桠槛攲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开花自许清香入,布叶不容炎暑来。

日射冷光侵几案,风摇翠影锁莓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木性从来不染埃。

(0)

赠友诗十五首·其七王五经滕

王公祖道术,飘飘俨神仙。

远慕古苍颉,六书究精研。

篆隶法钟鼎,下笔能钩玄。

静知草木性,察见鸢鱼天。

叹息兹人去,入耳无微言。

(0)

衰松

近世交道衰,青松落颜色。

人心忌孤直,木性随改易。

既摧栖日干,未展擎天力。

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

(0)

送嗣行叟住云岩

昔在冯光禄,精兵伐莎车。

大宛献象龙,权奇天马驹。

朝趋不动尘,历块暮过都。

银鞍香罗帕,晞骥行坦途。

一朝伏辕下,局趣时长吁。

霜蹄绕羊肠,翻思在坰娱。

复闻郭橐驼,种蓺绝代无。

擢秀土膏动,安恬肆纡馀。

侪流失妙理,静躁由来殊。

木性不受触,剥肤验荣枯。

柳侯为作传,临民真楷模。

嗣公武夷秀,淡然云水徒。

风期压支遁,渊源从老卢。

膏肓在岩壑,浩浩不可污。

屡辞公侯聘,烟霞閟团蒲。

忽著垢墨衣,俯身蛙黾区。

我本佛国净,示见秽土居。

譬之喷玉姿,骧首径崎岖。

虽怀万里气,讵可轻艰虞。

亦如莳卉木,涵养须敷腴。

根节藏蠹蝎,安忍不剔除。

名驹即商鉴,种术毋令疏。

邾蟊或蜂虿,三言成于菟。

愿公置坐右,爱之良不诬。

夜窗为长吟,霜飙响高梧。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