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炉香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能够启迪人心、提高人的修养的事物。它可以用于表扬某人的学问、才艺或者某种具有陶冶意义的经历。
- 例句
- 1. 他的演讲如同炉香般,引发了观众的共鸣。2. 这本书是一部炉香之作,能够让人受益匪浅。
- 基本含义
- 指香炉中飘出的香气,比喻学问、才艺等能够使人受到启发和陶冶的事物。
- 基本解释
(1).熏炉里的香气。 唐 韦应物 《观早朝》诗:“禁旅下城列,炉香起中天。” 宋 苏轼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2).香炉里的香。 唐 马戴 《宿阳台观》诗:“玉洞仙何在,炉香客自焚。” 南唐 李璟 《望远行》词:“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花月痕》第五二回:“炉香茗碗,消受閒庭院。”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炉香相关的成语,如“炉火纯青”、“炉火旺盛”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炉香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读书,因为书中的故事能够给我带来炉香般的快乐。2. 初中生:音乐课上,老师播放了一首美妙的古典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炉香般的艺术享受。3. 高中生:参观博物馆时,我被那些古代艺术品所吸引,感受到了炉香般的文化魅力。4. 大学生:参加了一场名家讲座后,我受到了炉香般的启发,对自己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新的思考。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炉香”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炉香成语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经典《大集经》中。这本经典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炉香”的僧人,他修行时总是燃香,香烟缭绕,香气扑鼻,使人感到宁静和舒适。后来,人们用“炉香”来形容那些具有启迪和陶冶作用的事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炉香”与香炉中散发的香气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香炉旁,闻到了散发出的香气,感受到宁静和舒适的氛围,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炉香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炉”和“香”。
- 详细解释
- 炉香成语来源于佛教中的修行场所——香炉。香炉中燃烧的香料会散发出香气,这种香气能够使人心旷神怡,感到宁静和舒适。因此,炉香成语比喻具有启发和陶冶作用的学问、才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