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 春秋 时 晋 臣 赵盾 及其后代 赵武 、 赵鞅 、 赵无恤 。 赵氏 世代执掌 晋国 朝政,贵显无比。《孟子·告子上》:“ 赵孟 之所贵, 赵孟 能贱之。” 杨伯峻 注:“ 晋国 正卿 赵盾 字 孟 ,因而其子孙都称 赵孟 。 孙奕 《示儿篇》云:‘ 晋 有三 赵孟 : 赵朔 之子曰 武 ,謚 文子 ,称 赵孟 ; 赵武 之子曰 成 , 赵成 之子曰 鞅 ,又名 封父 ,謚 简子 ,亦称 赵孟 ; 赵鞅 之子曰 无恤 ,謚 襄子 ,亦称 赵孟 。’” 明 方孝孺 《寿善堂记》:“虽有 陶 猗 之富, 赵孟 之贵,不能延其年於须臾。”
- 基本含义
- 指人心胸开阔,待人宽厚大度。
- 详细解释
- 赵孟是一个由两个姓氏组成的成语,取自中国历史上赵国和孟子的名字。赵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赵孟之间的组合象征着两个国家相互尊重、和平相处。赵孟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心胸开阔,待人宽厚大度的品质。
- 使用场景
- 赵孟一词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待人宽容、宽厚大度的品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计较小事,宽容他人的过错,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友善和善良。
- 故事起源
- 赵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的言行。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提倡仁爱和和平,主张君子应该待人宽容、宽厚大度。孟子曾经说过:“君子之于天下也,谅也,恕也,而已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宽容、谅解他人,并且宽大地对待他人。后来,这种待人宽容的品质就被形容为赵孟。
- 词语结构
- 赵孟是由两个姓氏组成的成语,赵和孟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姓氏。赵孟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 例句
- 1. 他对待他人总是赵孟,从不计较小事。2. 她的宽容和善良让人感受到了赵孟的品质。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赵孟与待人宽容、宽厚大度的品质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名叫赵孟的人,他非常善良宽容,对待他人总是宽容大度的态度。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孟子的思想和他对待人际关系的观点,了解他对仁爱和和平的主张。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赵孟类似的成语,例如“宽以待人”、“仁人君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赵孟的人,总是乐于助人。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的错误总是赵孟,不计较小事。3. 高中生:她的宽容和善良让人感受到了赵孟的品质。4. 大学生:在处理团队合作时,我们应该相互赵孟,互相包容和理解。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赵孟待人,以和善的态度对待同事和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