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斑杖的词语解释
斑杖的意思
拼音:bān zhàng    注音:ㄅㄢ ㄓㄤˋ
使用场景
斑杖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不端正,或者行为不正直。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使用,如描述一个人的行为不诚实、不可靠、不值得信任等。例如,当一个人常常撒谎或背信弃义时,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斑杖。
例句
1. 这个人总是说谎,完全是一个斑杖。2. 不要相信他,他是一个斑杖,经常背信弃义。
基本含义
指有斑纹的拐杖,比喻人的品行不正直或行为不端正。
基本解释

(1).藕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 扬州 人谓蒻为斑杖,不知食之。”蒻,藕鞭。
(2).虎杖的别名,茎上有红色或紫红色斑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虎杖》:“释名: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 时珍 曰:‘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或云一名杜牛膝者,非也。一种斑杖似蒻头者,与此同名异物。’”
(3).斑竹所制的手杖。 唐 杜甫 《晓望白帝城盐山》诗:“徐步携斑杖,看山仰白头。” 仇兆鳌 注:“斑杖,斑竹杖也。” 宋 道潜 《夏日龙井书事》诗之三:“斑杖芒鞵随步远,归来幽火认茅茨。” 清 曹寅 《送亮生南还即和留别》诗:“山步若邀斑杖健, 北湖 长望惜莓苔。”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斑杖的成语的使用场景和故事起源,可以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参考相关的文化资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经常偷别人的东西,真是一个斑杖。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不要像一个斑杖一样。3. 高中生:他的行为不正直,完全是一个斑杖。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经理是一个斑杖,总是骗人。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故事起源
斑杖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红楼梦》。在这部小说中,有一个叫做贾琏的角色,他被形容为一个品行不端正、行为不正直的人,就像一个斑纹遍布的拐杖一样。因此,斑杖这个成语就从这个形象中衍生出来。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斑杖的形象与一个有斑纹的拐杖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拿着斑纹遍布的拐杖,他的行为不诚实、不正直,就像那个斑杖一样。
词语结构
斑杖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分别是“斑”和“杖”。
详细解释
斑杖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成语,斑指拐杖上的斑纹,杖指拐杖本身。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或行为不端正、不正直。拐杖上的斑纹象征着人的道德或行为上的缺陷,所以斑杖成为了一个贬义词。
(0)
诗文中出现“斑杖”的诗词

送王机宜归襄阳侍下一首

乃公振旅来,河湟新奏捷。

诗礼壮斋坛,荆州初妥帖。

王郎赋缁衣,旦暮刷燕越。

从容挽六钧,邂逅记三箧。

赏奇必先睹,语怪尤欣惬。

樵径曳斑杖,僧窗敷白氎。

解颐千虑却,爬痒众宾厌。

辕门熊虎士,铁面竦长鬣。

椎牛赴大釂,割肉挥长铗。

酸寒商公邑,会我萦仕牒。

儿嘷羹不糁,女瘦裙剩摺。

嫉邪发冲冠,忧国须屡镊。

侯家有美载,寒冬相煖热。

騕袅带青萍,于菟包璅甲。

风磴好扶轮,冰溪多病涉。

凄凉熊耳下,小雪轻尘浥。

升堂语君公,浚治千楼堞。

勉勉足兵食,孜孜抚疲苶。

政成在简易,可大贤人业。

(0)

丙寅正月三日作二首·其一

开岁仍愁雨,交春已听雷。

衰容万感集,生意几时回。

强饭扶斑杖,巡檐看落梅。

敝衣风更冷,吹送雪花来。

(0)

夏日龙井书事·其三

自怜多病畏炎曦,长夏投踪此最宜。

青石白沙含浅濑,碧梧苍竹聒凉飔。

云中鸡犬听难辨,谷口渔樵问不知。

斑杖芒鞋随步远,归来幽火认茅茨。

(0)

西峰院

扪萝百尺上孤峰,红藓斑斑杖屦踪。

惟有潮声生绝顶,晚风吹动半岩松。

(0)

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其一

徐步移斑杖,登临意惘然。

云霄遗暑湿,楼閤倚山巅。

薄劣惭真隐,虚空不离禅。

我生无倚著,自有一山川。

(0)

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

徐步移斑杖,登临意惘然。
云霄遗暑湿,楼阁倚山巅。
薄劣惭真隐,虚空不离禅。
我生无倚著,自有一山川。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