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蹻足”。1.跛足。 清 赵翼 《行围即景·跳跎》诗题注:“蹻足者跃过驼背。”
(2).踮起脚跟。参见“ 蹺足抗首 ”。
(3).举足。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战国策》“跼足”:“跼与蹻同。蹻足,举足也。”参见“ 蹺足抗手 ”。
- 英文翻译
1.【医】stilt proleg
- 基本含义
- 指人站立时两脚离地,踮起脚尖。
- 详细解释
- 跷足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站立时两脚离地,只踮起脚尖的姿势。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因为兴奋、焦急或者紧张而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姿态。
- 使用场景
- 跷足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在期待、焦急、兴奋等情绪下的行为。比如,当一个人在等待重要的消息时,他可能会跷足等待;当一个人紧张地等待考试成绩时,他也可能会跷足等待。
- 故事起源
- 跷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叫越王勾践的国君,他的国家被侵略者吴王夫差占领了。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和决心,越王勾践在越国的边境上建了一个高台,站在上面跷起了脚尖,表示他一定要收复失地,夺回自己的国家。从此以后,人们用“跷足”来形容一个人在愤怒和决心之下的行为姿态。
- 词语结构
- 跷足是一个形容词,由“跷”和“足”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焦急地等待着考试结果,不停地跷足。2. 小明期待已久的演唱会终于开始了,他兴奋地跷足等待着。3. 她紧张地站在舞台边,不停地跷足,准备上台表演。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焦急等待的情况下,不停地跷起脚尖,这个姿势很容易让人记忆。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情绪和行为相关的成语,如“心急如焚”、“急于求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等待了好久好久,不停地跷足,终于等到了暑假。2. 初中生:考试前一天晚上,我紧张得跷足等待着考试的到来。3. 高中生:我焦急地跷足等待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希望能被理想的大学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