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社稷的词语解释
社稷的意思
拼音:shè jì    注音:ㄕㄜˋ ㄐㄧˋ
使用场景
社稷常用于形容国家的繁荣昌盛,以及国家的根本利益。可以用于演讲、文章、祝福等场合。
例句
1. 我们要共同努力,维护国家的社稷。2. 只有国家的社稷稳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基本含义
社稷是指国家的神明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基本解释

[释义]
(名)“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构成]
并列式:社+稷
[同音]
设计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和祭祀仪式,以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社稷做贡献。2. 初中生:只有国家的社稷稳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3. 高中生:我们应该为国家的社稷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4.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为社稷尽自己的力量。
故事起源
社稷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禹贡》中,古代贤臣禹治理水患后,奉献了社稷之祀,以表彰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象征,用来形容国家的繁荣昌盛。
英文翻译

1.the god of the land and the god of grain -- the state; the country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社稷是国家的守护神,保护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词语结构
社稷是一个名词,没有固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 社稷 shèjì
[the god of the land and the god of grain — the state] 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 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社,土神;稷,谷神。《书·太甲上》:“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一幕:“足下能肩此重任,真是社稷之福!”

(0)
诗文中出现“社稷”的诗词

代崇徽公主意

金钗坠地鬓堆云,自别朝阳帝岂闻。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0)

狄明府

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

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

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

在汝更用文章为,长兄白眉复天启。

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

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

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

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

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宫威仪重昭洗。

时危始识不世才,谁谓荼苦甘如荠。

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

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

况乃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

虎之饥,下巉岩。蛟之横,出清泚。

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

(0)

诸将五首·其二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荅升平。

(0)

徒步归行

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

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

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0)

四哀诗李钦叔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

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

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

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0)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