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雅讼 ”。1.《诗经》内容和乐曲分类的名称。雅乐为朝廷的乐曲,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曲。《论语·子罕》:“子曰:‘吾自 卫 返 鲁 ,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刘宝楠 正义:“《诗》之风、雅、颂以体别,乐之风、雅、颂以律同,本之性情,稽之度数,协之音律,其中正和平者,则俱曰雅颂焉云尔。”
(2).指盛世之乐、庙堂之乐。《礼记·乐记》:“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 孔颖达 疏:“雅以施正道,颂以赞成功,若听其声,则淫邪不入,故志意得广焉。” 汉 贾谊 《新书·傅职》:“干戈戚羽之舞,管籥琴瑟之会,号呼歌謡,声音不中律,燕乐雅讼逆乐序,凡此其属,詔工之任也。”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雅颂播 吴 越 ,还如太阶平。” 明 方孝孺 《君子斋记》:“有形者皆足悟乎目,不特閲典謨雅颂而后至理可乐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引《申报》:“聆其节奏,庄严肃穆,不同凡响,令人悠然起敬,如亲 三代 以上之承平雅颂。”
- 基本含义
- 指优美的歌颂诗篇或赞美之辞。
- 详细解释
- 雅颂一词源于《诗经》,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学形式,用来歌颂君主的美德、赞美社会风俗和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雅颂以其优美的词句、高尚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使用场景
- 雅颂通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或演讲中的赞美之词,也可以用来形容艺术作品、音乐作品或其他任何值得赞美的事物。
- 故事起源
- 雅颂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这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许多古代诗人的作品。这些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而闻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 词语结构
- 雅颂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雅”表示优美、高尚,而“颂”表示歌颂、赞美。
- 例句
- 1. 他的演讲被誉为现代汉语的一篇雅颂。2. 这首歌是对祖国的一首雅颂,歌颂了祖国的美丽和繁荣。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雅颂”与优美的音乐、高尚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正在欣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而音乐家们正用他们的演奏向世界传递着一首又一首的雅颂。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深入了解雅颂这一文学形式的发展和演变,可以研究《诗经》中的相关篇章,以及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雅颂元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音乐课上,我们学习了一首雅颂,用美妙的旋律赞美了妈妈的伟大。2. 初中生: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离骚》,这是一篇古代的雅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3. 高中生:在文学课上,我们读了一篇现代的雅颂,歌颂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繁荣。4. 大学生:我在写作课上写了一篇关于家乡的雅颂,通过优美的文字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