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死于兵刃。《晋书·艺术传·卜珝》:“﹝ 卜珝 ﹞少好读《易》, 郭璞 见而叹曰:‘吾所弗如也,柰何不免兵厄!’”
- 基本含义
- 指战争中遭遇困境或危险。
- 详细解释
- 兵厄是由“兵”和“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兵指军队或战士,厄指困境或危险。兵厄表示在战争中遭遇困境或危险的情况。
- 使用场景
- 兵厄常用于形容战争中的困境,也可以用于比喻其他困难的情境。例如,可以用来形容生活中的艰辛和困扰,或者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 故事起源
- 兵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五年》中。故事中,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被赶出了国家而流亡他乡,他在途中遇到了一个农夫。农夫告诉他:“兵者国之大计,决于存亡。存者,国之宝也;亡者,国之害也。夫兵,不可不慎也。”这句话意味着兵对于一个国家的存亡至关重要,需要慎重对待。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成语“兵厄”。
- 词语结构
- 兵厄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在这场战争中,我国的军队陷入了兵厄之中。2. 他们的公司遇到了经营困境,正面临着兵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兵厄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士兵被困在一个陷阱中,无法逃脱,这就是兵厄的形象。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战争、军事相关的成语,如兵败如山倒、兵不厌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游戏中,我被敌人包围了,陷入了兵厄。2. 初中生:这个考试对我来说太难了,我感觉自己陷入了兵厄。3. 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大学录取中,我感到自己陷入了兵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