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戒慎忧惧。 宋 苏辙 《辞翰林学士札子》:“悃诚迫切,进退兢危。”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刘梦得谢上表》:“一麾出守,方切兢危,三命滋共,弗容控避。”
-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谨慎小心,担心事情会出现危险。
- 详细解释
- 兢危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兢指谨慎、小心,危指危险、风险。兢危形容人对事情持谨慎的态度,时刻担心可能出现的危险。
- 使用场景
- 兢危常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重要决策或困难情境时的紧张和谨慎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 故事起源
- 兢危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当时,项羽正面临着与刘邦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项羽的心情十分紧张,他对自己的决策充满了担忧和谨慎。于是他对身边的人说:“吾闻兢兢者,无有败也;危危者,无有成也。”意思是说,谨慎小心的人不会失败,担心危险的人不会成功。后来人们将“兢兢”和“危危”合并成成语“兢危”,用来形容对事情持谨慎小心和担心的态度。
- 词语结构
- 兢危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对自己的决策兢危不已,反复权衡利弊。2. 面对考试的压力,她兢危地备考,希望能取得好成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兢危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走在一根细细的绳子上,非常小心谨慎,生怕掉下来受伤,这样就能联想到兢危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兢危相关的成语,如“兢兢业业”、“危如累卵”等,以扩大对该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走路的时候兢危地小心翼翼,生怕摔倒。初中生:面对考试,她兢危地备考,希望能取得好成绩。高中生:他在做决策时总是兢危谨慎,不轻易做出决定。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压力,他感到兢危不已,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成年人:投资股市需要兢危的态度,不能盲目决策,以免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