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苏醒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事物经历了一段低迷或停滞的时期后重新焕发活力,恢复到正常状态。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从疾病中康复,从困境中走出来,或者形容一个事物从衰退中重新兴盛。
- 例句
- 1.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他终于苏醒过来了。2. 这个城市经历了几年的低迷,现在正在苏醒之中。
- 反义词
昏迷、昏厥、沉睡、昏睡
- 基本含义
- 从昏迷、睡眠或迷惑中醒来,恢复知觉。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昏迷后醒过来。
[构成]
动补式:苏〈醒
[例句]
他苏醒过来了。(作谓语)苏醒有可能。(作主语)
[反义]
沉睡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苏醒相关的成语,如“苏醒大梦”、“一睡不醒”等,可以帮助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晚上我睡得很晚,今天早上才苏醒过来。2. 初中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我的成绩终于苏醒了。3. 高中生:这个社团经历了一段低迷,现在终于苏醒过来了。4. 大学生:在大学的第一年,我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是我相信我会苏醒并取得好成绩的。5. 成年人:经历了一场病痛后,我感到自己重新苏醒了,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 故事起源
- 苏醒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七年》:“三月之春,季孙苏醒。”这句话描述的是季孙苏醒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后来,苏醒逐渐被用来比喻人或事物从低迷或停滞中恢复活力。
- 英文翻译
1.(昏迷后醒过来) revive; regain consciousness; come to; come round
2.{医} analepsia; analepsis; palinesthesia; revivtication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苏醒”与“睡眠”相对应,想象一个人从沉睡中醒来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苏醒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苏”和“醒”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苏醒 sūxǐng
(1) [resuscitation ]∶从昏迷中清醒过来
他昏迷了一个多小时才苏醒过来
(2) [wake up]∶唤醒;使觉醒
蛇被温热苏醒了
(1).昏迷后醒过来。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凡冻欲死者,未可即与热物,待其少定,渐渐苏醒,盖恐冷热相激。”《红楼梦》第一○五回:“老太太也苏醒了,又哭的气短神昏,躺在炕上。”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过了半晌,他才慢慢苏醒过来。”
(2).引申为醒悟;觉醒。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陈毅 《寄耿星同志》诗:“ 东非 西非 俱苏醒,殖民主义看成灰。”
(3).使之苏醒;唤醒。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余谓 孟子 以 仪 秦 之齿舌,明 周 孔 之肺肠,的切痛快,苏醒万世,此何可非?”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七·屠苏酒》:“解之者又因 思邈 出辟疫之药,遂曰‘屠絶鬼气,苏醒人魂’,尤可笑也。”
(4).感到明显、清楚。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二》:“其辨析《西铭》,平易朗彻,见者苏醒。”
从昏迷或沉睡中醒过来。亦用于比喻。《秦併六国平话》卷中:“那时, 燕王 已惊,近臣扶起,把安魂定魄汤饮了,渐至甦醒。”《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哭得昏迷,半晌方才甦醒。”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九章:“ 道静 从严重的创伤中甦醒过来了。”《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但我认为 昆仑山 的宝藏还未甦醒,打开 昆仑山 的钥匙刚掌握到我们手里。”
- 近义词
清醒、复苏、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