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踏龙尾的词语解释
踏龙尾的意思
拼音:tà lóng wěi    注音:ㄊㄚˋ ㄌㄨㄙˊ ㄨㄟˇ
使用场景
踏龙尾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得罪了有权势或强大的人物,引发了不好的后果。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得罪了公司老板,导致被解雇或受到其他严厉的惩罚,可以说他踏龙尾了。
例句
1. 他踏龙尾了,结果被公司开除了。2. 小明不小心踏龙尾,引来了一系列的麻烦。
基本含义
踏龙尾是指踩到龙的尾巴,比喻得罪了权势者或强者,引发了不好的后果。
基本解释

亦作“蹋龙尾”。 龙尾 是 唐 代朝堂 含元殿 侧的走道,踏龙尾谓行走 龙尾道 上。意谓受到皇帝器重,而居显要之职位。 唐 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 终南 晓望蹋 龙尾 ,倚天更觉青巉巉。” 廖莹中 注:“《贾公谈録》:‘ 唐 龙尾 道在 含元殿 侧。’ 白乐天 诗云:‘步登 龙尾道 ,却望 终南山 。’” 钱仲联 集释引 李上交 《近事会元》:“ 含元殿 侧有 龙尾道 ,自平阶至地,凡詰曲七转。由 丹凤门 北望,宛如龙尾下垂於地焉。” 宋 王廷珪 《李仲孙佩轩》诗:“步趍踏 龙尾 ,鏘然中音会。”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关于龙的故事和象征意义。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触虎须”、“得罪上司”等,以丰富你的汉语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小心踏龙尾,被妈妈骂了一顿。2. 初中生:他因为踏龙尾,被班主任批评了一番。3. 高中生:他不顾后果地踏龙尾,最终被学校开除了。4. 大学生:他踏龙尾了,导致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
故事起源
踏龙尾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龙被认为是神圣和强大的存在,踩到龙的尾巴被视为对龙的不敬,会招致龙的愤怒和报复。这个成语的起源故事没有具体的记载,但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得罪了权势者或强者的后果。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形象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一片草地上,不小心踩到了一条龙的尾巴,然后龙发怒了,结果你遭到了严重的惩罚。这样的形象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踏龙尾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踏”和“龙尾”。其中,“踏”表示踩踏,引申为得罪或冒犯;“龙尾”表示龙的尾巴,象征龙的权威和力量。
详细解释
踏龙尾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神圣和强大的象征,因此踩到龙的尾巴意味着触犯了龙的权威,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在现实生活中,踏龙尾比喻得罪了权势者或强者,会引发不好的后果,可能会受到惩罚或遭受打击。
(0)
诗文中出现“踏龙尾”的诗词

终南进士行和李五峰题马麟画钟馗图

老日无光霹雳死,玉殿咻咻叫阴鬼。

赤脚行天踏龙尾,偷得红莲出秋水。

终南进士发指冠,绿袍束带乌靴宽。

赤口淋漓吞鬼肝,铜声剥剥秋风酸。

大鬼跳梁小鬼哭,猪龙饥嚼黄金屋。

至今怒气犹未消,髯戟参差努双目。

(0)

钟馗歌

老日无光霹雳死,玉殿啾啾叫阴鬼。

赤脚行天踏龙尾,偷得红莲出秋水。

钟南进士发指冠,绿袍角带乌靴宽。

血口淋漓吞鬼肝,铜声剥剥秋风酸。

大鬼跳踉小鬼哭,猪龙饥齧黄金屋。

怒气至今犹未销,髯戟鬖髿努双目。

(0)

送王孟玉归山阴

淮南雪落云绕戍,王郎鸣鞭猎狐兔。

问君本是山阴人,何不扁舟剡溪去。

人生乐事将无同,知君此心如太空。

只今去踏龙尾道,也似寒江蓑笠翁。

鉴湖一曲荷花浦,君不归来花有语。

旧宅应添竹几竿,到家不觉秋如许。

十年雪里看淮南,聚米能作淮南山。

筹边妙处须急吐,政是不容修竹閒。

人道长江无六月,日光正射青芦叶。

何以赠君濯炎热,雪即是诗诗是雪。

(0)

李仲孙佩兰轩

我友李仲孙,饬身一何介。

被服古衣冠,昂然伟而怪。

开轩蓬户中,纫兰以为佩。

布袍揖公卿,脱帻卧江海。

方其得意时,天地不能碍。

荷锄入深林,剪薙发幽荟。

清芬动窗壁,蕙若连光彩。

君看紫绶翁,腰垂黄金带。

璜珩错琚瑀,印章如斗大。

步趋踏龙尾,锵然中音会。

岂如此香草,擢秀繁霜外。

秋风落万木,臭味久逾在。

我思轩中人,免食三斗艾。

梦寐欲见之,一往清鼻界。

(0)

芸隐再和复用以酬·其二

芸隐抱奇伟,未可论苦空。

吾皇乐询道,日御赋政宫。

会看召严徐,敷奏陛殿中。

鸣靴踏龙尾,岂久莲依红。

(0)

得閤门报以予班学士诏复赐衣带因怀初锡倏阅十年感恩纪事二首·其一

忆昔除书下赤墀,赐鞶即日拜金闺。

未容汗脚踏龙尾,先为围腰铸袅蹄。

紫诏一朝来蔀室,丹霄十载望躔奎。

君恩一再知难报,谁赋维梁濡翼鹈。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