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鉴察的词语解释
鉴察的意思
拼音:jiàn chá    注音:ㄐㄧㄢˋ ㄔㄚˊ
使用场景
鉴察常用于描述某人对事物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眼光敏锐,能够准确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或者用来形容一个商人对市场的洞察力。
例句
1. 他对市场的鉴察能力非常出色,总能准确预测市场的走势。2. 这位警察凭借敏锐的鉴察力,成功破获了一起复杂的犯罪案件。
基本含义
鉴察指审视、观察事物并加以判断、鉴别。
基本解释

亦作“鉴察”。亦作“鉴詧”。鉴别,察看。《晋书·吕光载记》:“鑑察成败,远侔古人。”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今兹荐奠,不设荤腥,庶几降临,鉴察精意。”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第一折:“非微臣自称许,主公便宜鑑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并无确切同谋实据,故续电请从缓电奏,当蒙鉴詧。”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鉴察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观察和判断相关的成语,如“察言观色”、“鉴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的鉴察力很强,他总能发现别人看不见的小动物。2. 小学生:老师夸奖我在考试中的鉴察力,因为我能准确判断出每道题的答案。3. 初中生:这位科学家凭借敏锐的鉴察力,发现了一种新的药物。4. 高中生:我的鉴察力帮助我在模拟面试中准确分析了公司的发展前景。5. 大学生:他在研究领域的鉴察力使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
故事起源
鉴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韩非子列传》。传说韩非子善于观察和判断,他曾被秦始皇派去考察赵国。韩非子在考察期间,通过观察赵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状况,准确判断了赵国的强弱和秦国与赵国的关系。因此,鉴察成为了形容韩非子眼光敏锐、观察力强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鉴察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仔细观察和判断,准确鉴别出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鉴察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鉴”和动词“察”组成。
详细解释
鉴察是由“鉴”和“察”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鉴,指审视、辨别;察,指观察、察看。鉴察意味着审视、观察事物并加以判断、鉴别。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眼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准确判断和鉴别事物。
(0)
诗文中出现“鉴察”的诗词

万载县桥疏

万载洪机一发,直得耳聋眼瞎。

放身通济仁心,度尽微尘佛刹。

劝英贤,须特达,百亿龙天齐鉴察

大开宝藏施珠珍,个里无私一毫发。

(0)

二风诗十篇.乱风诗五篇·其四至惑

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

如何不思,荒恣是为。上下隔塞,人神怨奰。

敖恶无厌,不畏颠坠。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

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如何反是,以为乱矣。

宠邪信惑,近佞好谀。废嫡立庶,忍为祸谟。

(0)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惑

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
如何不思,荒恣是为?
上下隔塞,人神怨奰;敖恶无厌,不畏颠坠。
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
如何反是,以为乱矣?
宠邪信惑,近佞好谀;废嫡立庶,忍为祸谟。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