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辞官。 三国 魏 嵇康 《六言·老莱妻贤名》:“不愿夫子相 荆 ,相将避禄隐耕。” 宋 张耒 《王子开朝散早年以疾病谢事还江阴求诗为别》之三:“避禄免危疾,弃铅得黄金。”
- 基本含义
- 避开官位和禄位,表示拒绝官职和财富的诱惑。
- 详细解释
- 避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避指避开、回避,禄指官职和财富。避禄的含义是指人们主动回避官位和财富,拒绝被这些物质诱惑所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追求。
- 使用场景
- 避禄一词常用于描述有志于追求自由和精神追求而不追求权势和财富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宁愿选择简朴生活而不追求权力和财富的人,或者形容那些拒绝贪图荣华富贵而坚持追求真理和智慧的人。
- 故事起源
- 避禄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袁绍传》中。故事中,袁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拥有丰厚的财富和高位的官职。然而,他却倡导节俭和淡泊名利,不贪图权势和财富。袁绍因此被人们称为“避禄先生”,成为避禄一词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避禄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避”和宾语“禄”组成。
- 例句
- 1. 他一生避禄,宁愿过简朴的生活,也不愿追求权力和财富。2. 这位科学家拒绝了一切官职和奖励,一心只为科学研究,可谓是避禄的典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避禄这个成语:1. 将“避”字理解为“避开”,将“禄”字理解为“官职和财富”,即避开官职和财富的诱惑。2. 可以联想袁绍这个历史人物,他的避禄行为成为了避禄一词的起源。
- 延伸学习
- 如果对避禄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文化传统,例如儒家的“道德经”和佛家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些经典都倡导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追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避禄,不喜欢去参加那些课外班,我更喜欢自由自在地玩耍。2. 初中生:他避禄,不愿成为班里的班长,而是选择做一名普通的学生,专心学习。3. 高中生:他们避禄,不愿参加那些补习班,而是自己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