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愚忠。谓尽忠而不明事理。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谦之词。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易生避难》:“臣子道:‘愿竭衷愚,掛冠去,復何辞。’”
- 基本含义
- 真心实意的愚蠢
- 详细解释
- 指一个人心地纯良,虽然有些愚蠢,但是却是真心实意的。
- 使用场景
- 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不太聪明,但是却是真诚的。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做事不够聪明,但是却是出于真心。
- 故事起源
-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李斯是秦始皇的重要谋士,他曾经告诉秦始皇,要统一天下,就要割去百姓的舌头。秦始皇当时很生气,认为李斯太愚蠢了。但是李斯却解释说,这是衷愚之言,表示他是真心实意的。后来,这个故事就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有些愚蠢,但是是真心实意的。
- 词语结构
- 衷愚是由两个词组成的,衷意和愚蠢。衷意表示真心实意,愚蠢表示不聪明。
- 例句
- 1. 他虽然不太聪明,但是却是衷愚之人。2. 尽管他的想法有些愚蠢,但是却是出自衷意。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衷愚与真心实意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虽然不太聪明,但是他的心地却是纯良的,是真心实意的。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衷肠”、“衷心”等,来扩展对“衷愚”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虽然他不太聪明,但是他是衷愚之人,会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2. 初中生:尽管他的计划有些愚蠢,但是他是衷愚之人,出发点是好的。3. 高中生:他虽然不太聪明,但是他是衷愚之人,对待朋友总是真心实意的。4. 大学生:尽管他的决策有时看起来愚蠢,但是他是衷愚之人,从不刻意伪装。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