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只追求名利而不真正掌握学问的人,以及那些虚伪地学习或追求名利的行为。
- 例句
- 1. 他只是假道学,表面上看起来很有学问,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2. 这个人整天忙于追求名利,根本就没有真正用心学习,简直就是个典型的假道学者。
- 基本含义
- 指以假道学的方式来追求名利,把学问用于个人私利。
- 基本解释
犹言伪君子。 明 李贽 《答焦漪园》:“今世俗子与一切假道学,共以异端目我。” 清 秦笃辉 《平书·人事上》:“假道学最下。假道学,即乡原、鄙夫也,常则为乡原,变则为鄙夫,要之一而已。” 瞿秋白 《美国的真正悲剧》:“他真是一只假道学的野兽,煤炭大王的走狗,他手里掌握着亿万工人的性命。”
-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了解荀子的思想和他对学习的观点,进一步了解假道学的背后原因和社会现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只是为了考试好看起来很用功,实际上是假道学。2. 初中生:有些同学只是为了追求名利而学习,他们都是假道学者。3. 高中生:某些学生为了博取老师的好感而学习,他们只是在假道学,不值得学习。
- 故事起源
- 《荀子·劝学篇》中有一则故事,说荀子的弟子荪舒虚伪地学习,以假道学的方式追求名利。后来,人们就用“假道学”来形容这种行为。
- 英文翻译
1.hypocrite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假道学”与“虚伪学习”或“追求名利”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博学,但实际上只是为了个人私利而学习的情景,将这个形象牢记于心,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假道学是由“假道而不虚”和“假学而不成”两个成语组成的,意思是虚伪地学习或追求名利而不取得真正的成就。这个成语形容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博学,但实际上只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