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描述农村地区、落后地区的条件,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水平比较低,文化教育水平较差。
- 例句
- 1. 这个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茅土。2. 在这个茅土条件下,他们艰苦创业,最终取得了成功。
- 基本含义
- 指原始、贫瘠、粗陋的环境或条件。
- 基本解释
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陵 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李善 注:“《尚书纬》曰:‘天子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将封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为社。’” 汉 蔡邕 《独断》卷下:“天下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受天子之社土,以所封之方色,东方受青,南方受赤,他如其方色,归国以立社,故谓之受茅土。” 唐 李颀 《行路难》诗:“ 汉 家名臣 杨德祖 ,四代五公享茅土。” 明 何景明 《醉歌赠子容使湖南》:“圣朝分封重茅土,词林礼乐超前古。” 清 蒋士铨 《一片石·梦楼》:“茅土已先沧海变,桃花休向墓门红。”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茅土相关的成语,如茅塞顿开、茅塞尔焉等,以加深对茅土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周围的环境很茅土,没有公园和图书馆。2. 初中生:我来自一个茅土地区,但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们可以改变这种状况。3. 高中生:茅土环境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未来也会茅土,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 故事起源
- 茅土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的住宅多是茅草屋,房屋简陋,生活条件艰苦。因此,茅土成为了形容贫瘠、粗陋环境的象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茅土与原始、贫瘠、粗陋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联想。可以想象茅草屋和贫瘠的土地,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茅土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茅和土。
- 详细解释
- 茅土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茅指茅草、茅屋,土指土地、土壤。茅土的基本含义是指原始、贫瘠、粗陋的环境或条件。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环境条件艰苦,缺乏基本设施和文化教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