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往教的词语解释
往教的意思
拼音:wǎng jiào    注音:ㄨㄤˇ ㄐㄧㄠˋ
使用场景
往教一词常用于批评那些思维僵化、不愿意接受新观念的人或组织。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应该保持开放的思维,不断学习和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往教行事。
例句
1. 他一直往教,不愿意尝试新的方法。2. 这个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因为他们过于往教,不愿意改变经营策略。
基本含义
指按照教条或传统的方式行事,不思考、不创新。
基本解释

谓老师前往学生处施教。《礼记·曲礼》:“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孔颖达 疏:“不闻往教者,不可以屈师亲来就己。”《韩诗外传》卷三:“ 孟尝君 请学於 閔子 ,使车往迎 閔子 。 閔子 曰:‘礼有来学,无往教……’於是 孟尝君 曰:‘敬闻命矣。’明日袪衣请受业。”

延伸学习
学习往教的反义词“开明”,了解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开放的思维,并不断学习和创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往教,不愿意尝试新的游戏。2. 初中生:老师很往教,不愿意改变教学方法。3. 高中生:有些同学很往教,只顾学习,不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4. 大学生:有些学院很往教,不愿意引进新的课程和教材。5. 成年人:有些人往教,习惯于按部就班,不愿意冒险尝试新的事物。
故事起源
往教一词最早出自《周易》中的“乾卦”,其中有一句话:“知者往,不知者来。”意思是明智的人向前进取,不明智的人停滞不前。后来,人们将“往”和“教”结合起来,形成了成语“往教”。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往教”与“停滞不前”、“墨守成规”等词语联想起来,帮助记忆。此外,可以通过多次重复使用这个成语,加深记忆。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即“往”和“教”。
详细解释
往教是由“往”和“教”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意为按照教条或传统的方式行事,不思考、不创新。它形容人们固守旧观念,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新思想,只是机械地按照过去的教导去做事。
(0)
诗文中出现“往教”的诗词

送声父

罗浮主人袁公发,伟才逸气千人杰。

二子轩昂有父风,妙年趣向天然别。

邑之子弟亦好儒,远来迎子求师模。

子非往教求即应,龟筮有决前光孚。

春风正好偕行乐,子如健翮摩天鹗。

秋闱从此卜亨途,回谢卑污翥寥廓。

为我殷勤问袁君,夺人所好非前闻。

(0)

谁氏子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0)

去年微之国史读易彻章梦谒晦翁相与从容话言今年读周官再用前韵录以垂教正谨依韵酬谢·其二

礼经遗子略闻之,大法昭然世莫违。

初学卑卑由礼立,终身恳恳欲仁依。

芸苗自我持三勿,克己从头绝四非。

往教旧盟如可践,警其懈惰久心希。

(0)

柬胡商用

十日不见商山翁,桥南桥北俱罕逢。

碧梧翠竹春江外,黄卷青灯夜雨中。

泮水曾蒙往教力,国史亦赖搜求功。

我始相闻幸相即,杖藜毋惜时过从。

(0)

谢章季思惠镜屏

客从东南西,遗我古镜屏。

圆明绝点滓,表里无遁形。

云是旧太守,思之我为铭。

吾惛不能进,何敢陈诸庭。

我闻生民初,五常具函灵。

器质欠推广,物欲加凋零。

眉睫近莫睹,稍远何能听。

君子抱明德,止善湛中扃。

静如昼有夜,动若渭流泾。

坐令方寸地,目睫何晶荧。

上天方于昭,皎彼垂日星。

五官属宰制,万化随指令。

留之千百载,犹足存典刑。

余心岂昧此,一念存芳馨。

在昔圣敬主,丹书刻方棂。

近者摩镜帖,字字炳丹青。

夫君往教意,大寐如得醒。

置之敬义堂,与世犹说铃。

(0)

接次儿所寄家信,喜而勉之

大儿复出门,愁乏书家信。

家信忽然来,开缄就灯烬。

认是次儿笔,文理颇明顺。

先言母氏安,次述年荒馑。

幸不大摧残,族党皆无衅。

大姐嫁邻县,其夫旅归榇。

恐伤老父心,宛转设疑阵。

小弟少培植,亦肯自精进。

府县今其试,得覆名尚隽。

已缘家道艰,往教受人聘。

童蒙十二三,功课勤而慎。

缕缕悉成行,固封还密印。

因欢付小诗,人生当自振。

勉哉毋懈怠,以作千里骏。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