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夷阻常用于形容阻挠或阻止敌人入侵的行为,也可用于形容阻挠或阻止别人的计划或行动。
- 例句
- 1. 他们夷阻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家园。2. 他的言行夷阻了我们的合作计划。
- 基本含义
- 阻止、阻挠
- 基本解释
亦作“ 夷岨 ”。平坦和险阻。喻安危;生死。 南朝 宋 傅亮 《感物赋》:“岂夷阻之在运?将全丧之由躬。”《宋书·王景文传》:“ 江州 刺史 景文 ,风度淹粹,理怀清畅,体兼望实,诚备夷岨。”《梁书·张弘策传》:“其情清贞,器识淹济,自藩升朝,契阔夷阻。”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夷阻相关的成语,如夷然自若、阻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朋友们一起夷阻了小偷进入我们的学校。2. 初中生:他的坚持和努力夷阻了困难和挫折。3. 高中生:我们需要夷阻社会上的不公平和不正义现象。4. 大学生: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夷阻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成语“夷阻”。
- 故事起源
- 夷阻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据说,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将军项羽率军进攻秦国,秦国派出了一位名叫夷仲的将领担任防守。夷仲在关键时刻,成功地夷阻了项羽的进攻,使得楚军无法突破防线,最终导致了楚国的失败。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夷阻的发音“yí zǔ”联想到“一组”。想象一组人聚在一起,共同阻挠敌人的进攻。
- 词语结构
- 夷阻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夷”和名词“阻”组成。
- 详细解释
- 夷阻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夷指外来的敌人或异族,阻指阻挡、阻止。夷阻的基本含义是指阻止或阻挠外来的敌人或异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