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追送的词语解释
追送的意思
拼音:zhuī sòng    注音:ㄓㄨㄟ ㄙㄨㄙˋ
基本解释

跟随相送。多形容送行之情真挚殷切。《后汉书·孔奋传》:“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晋 孙楚 《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百官戴孝,追送百里之外。”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遣妾追送》:“翌日 神宗 密知,中批步军遣人般家追送之。”

基本含义
送别之后再次追赶,表示恋恋不舍。
详细解释
追送是由“追”和“送”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表示送别之后再次追赶。它常用来形容离别时心情悲伤,难以割舍。追送意味着送别者对被送者的情感深厚,不舍离别,希望能够再次相聚。
使用场景
追送常用于描写离别场景,特别是在亲友之间的离别时,表达对离别者的思念和祝福。它可以用在写信、告别演讲、离别场景等各种场合。
故事起源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平原君虞卿被赶出国境后,秦国的太子追送虞卿,表达了太子的深情厚意。这个故事成为追送这个成语的来源。
词语结构
动词+动词
例句
1. 他们辞别时,追送了好几个街区。2. 在机场,我们追送了他们的飞机,直到它消失在天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送别亲友时,心情悲伤,难以割舍,希望能够再次相聚的场景,将这种情感与“追送”这个词语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送别、离别相关的成语,例如“送往迎来”、“送故迎新”等,以扩展词汇量和语境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好朋友分别时,我追送了她好远。2. 初中生:暑假结束,我们在火车站追送了彼此,表示不舍。3. 高中生:毕业典礼上,我们追送了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祝福。4. 大学生:国际交流结束,我们在机场追送了外国友人,希望能再次相聚。
(0)
诗文中出现“追送”的诗词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

宵征江夏县,睡起汉阳城。

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

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0)

送苏公知杭州

平生羊荆州,追送不作远。

岂不畏简书,放麑诚不忍。

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

昔如马口衔,今为禁门键。

一雨五月凉,中宵大江满。

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

(0)

矾清湖

吾宗老孙子,住在矾清湖。

湖水清且涟,其地皆膏腴。

堤栽百株柳,池种千石鱼。

教僮数鹅鸭,绕屋开芙蕖。

有书足以读,有酒易以沽。

终老寡送迎,头发可不梳。

相传范少伯,三徙由中吴。

一舸从此去,在理或不诬。

嗟予遇兵火,百口如飞凫。

避地何所投,扁舟指菰蒲。

北风晚正急,烟港生模糊。

船小吹雨来,衣薄无朝哺。

前村似将近,路转忽又无。

仓皇值渔火,欲问心已孤。

俄见葭菼边,主人出门呼。

开栅引我船,扫室容我徒。

我家两衰亲,上奉高堂姑。

艰难总头白,动止需人扶。

妻妾病伶仃,呕吐当中途。

长女仅九龄,余泣犹呱呱。

入君所居室,镫火映窗疏。

宽闲分数寝,嬉笑喧诸雏。

缚帚东西厢,行李安从奴。

前窗张挂网,后壁挂耒锄。

苦辞村地僻,客舍无精粗。

剪韭烹伏雌,斫鲙炊彫胡。

床头出浊醪,人倦消几壶。

睡起日已高,晓色开烟芜。

渔湾一两家,点染江村图。

沙嘴何人舟,消息传姑苏。

或云江州下,不比扬州屠。

早晚安集掾,鞍马来南都。

或云移民房,插箭下严符。

囊橐归他人,妇女弃军俘。

里老独晏然,催办今年租。

馌耕看赛社,醵饮听呼卢。

军马总不来,里巷相为娱。

而我游其间,坦腹行徐徐。

见人尽恭敬,不识谁贤愚。

鱼虾盈小市,凫雁充中厨。

月出浮溪光,万象疑沾濡。

放楫凌沧浪,笑弄骊龙珠。

夷犹发浩唱,礼法胡能拘。

东南虽板荡,此地其黄虞。

世事有反覆,变乱兴须臾。

草草十数人,盟歃起里闾。

兔园一老生,自诡读穰苴。

渔翁争坐席,有力为专诸。

舴艋饰于皇,蓑笠装犀渠。

大笑掷钓竿,赤手搏于菟。

欲夺夫差宫,坐拥专城居。

予又出子门,十步九崎岖。

脱身白刃间,性命轻锱铢。

我去子亦行,后各还其庐。

官军虽屡到,尚未成丘墟。

生涯免沟壑,身计谋樵渔。

买得百亩田,从子游长沮。

天意不我从,世网将入驱。

亲朋尽追送,涕泣登征车。

吾生罹干戈,犹与骨肉俱。

一官受逼迫,万事堪欷歔。

倦策既归来,入室翻次且。

念我平生人,惨憺留罗襦。

秋雨君叩门,一见惊清癯。

我苦不必言,但坐观髭须。

岁月曾几何,筋力远不如。

遭乱若此衰,岂得胜奔趋。

十年顾妻子,心力都成虚。

分离有定分,久暂理不殊,翻笑危急时,奔走徒区区。

君时听我语,颜色惨不舒。

乱世畏盛名,薄俗容小儒。

生来远朝市,谓足逃沮洳。

长官诛求急,姓氏属里胥。

夜半闻叩门,瓶盎少所储。

岂不惜堂构,其奈愁征输。

庭树好追凉,剪伐存枯株。

池荷久不闻,岁久填泥淤。

废宅锄为田,荠麦生阶除。

当时栖息地,零落今无余。

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

好采篱下菊,且读囊中书。

中怀苟自得,外物非吾须。

君观鸱夷子,眷恋倾城姝。

千金亦偶然,奚足称陶朱。

不如弃家去,渔钓山之隅。

江湖至广大,何惜安微躯。

挥手谢时辈,慎勿空踌蹰。

(0)

送吴制军至三水因纪昔游作百韵赠别

未别不忍言,将别常蹙蹙。

旌旗在前路,不获展心曲。

维时月在午,雨潦犹未足。

高原土尚坼,平野苗稀绿。

处处桔槔声,未敌炎蒸酷。

斗米逾百钱,农夫遂枵腹。

忆公下车始,颇亦忧饘粥。

旧染污未除,遐陬莽犹伏。

冥心运元化,大力旋坤轴。

三江匝五岭,九载皆秋熟。

西开官田戍,东建花城筑。

海滨弛苛禁,万艘衔舻舳。

贵贱通有无,梯航极倭竺。

珍奇溢都市,技巧眩心目。

南溟潮汐地,岛屿浮如鹜。

潮生尽淹浸,及退仍为陆。

船行洲渚下,支络相洄澓。奸徒棹?䑠,捷径飞驰逐。

意外一疏防,坦途闻叫哭。

自公严汛守,尺守皆有属。

摇飏芦苇外,雕戈间红纛。

徒旅晓夕行,孤客投灯宿。

相谓百年来,太平此时独。

海关新榷税,使者忧盈缩。

算课及渔舟,弃舟乃无屋。

妻儿爨野岸,寝处巢林木。

减米获生全,赖公为补牍。

牂牁数千里,发源自滇筑。

攒峰割云日,铦利侔刀镞。

盘据百粤西,大半苗蛮族。

君长世相承,中华频改卜。

其人殊倔强,其性同麋鹿。

得失几微间,赴死如蛾烛。

有明中叶后,每每用杀戳。

泰山压群卵,安有不摧覆。

于德乖好生,于武为已黩。

内地况骚然,所得焉足赎。

岂闻抵恶鸟,辄以荆山玉。

公威久已著,更用恩为育。

召其黠桀者,赐坐与酒肉。

貂裘及锦带,照曜归穷谷。

传谕与而曹,邻好宜修睦。

毋自启衅端,祸及诸伯叔。

君长咸感怀,稽首望辇毂。

边烽绝无警,一路蒙公福。

粤于丙丁际,后乱而先复。

五营与有劳,恃功颇难畜。

前人务优容,军政渐不肃。

及公明号令,童牛初就牿。

戢其骄悍气,帖耳事轮辐。

亲随多骁健,功在征闽录。

夹持类蓬麻,臂指从所欲。

乃知养士效,远虑素所蓄。

从来成功人,土视金与粟。

恩赏既以行,有罚敢不服。

公令重如山,其照明如旭。

东西山海隅,萑苻罔遗毒。

朝发夕已擒,群奸畏神速。

大象本无形,政理难更仆。

睹此一方民,安和异曩夙。

足知良工苦,非取悦时俗。

往者破厦门,举世共瞻瞩。

谋断本独行,功成让先告。

是知大臣心,舍己期相勖。

世人见浅近,事事求表暴。

安识国手棋,下着关全局。

粤疆乱甫定,培养宜先笃。

休息以无为,治世之蔘茯。

去其害马者,所以称良牧。

老眼阅古今,或颇辨麦菽。

识时在俊杰,屈指不五六。

怀刺每生毛,素耻事干渎。

长揖入军门,荷公不见督。

疏狂谬宾礼,啸咏无拘束。

尚记数年前,维舟值秋菊。

在坐王将军,酒阑命笺幅。

中间置几砚,杯斝罗四角。

联诗公首唱,以次相赓续。

一人操笔吟,二客飞觞促。

雕盘减玉馔,小品珍蔬蔌。

华灯继落晷,夜月生江澳。

公才敏且健,珠玑泻千斛。

不离古典型,别出新机轴。

于时有公会,百政方蔟蔟。

偶此一日闲,雅事洵难复。

平沙列大幕,万马鸣山麓。

扁舟此追送,仿佛犹前躅。

南北一分途,飞潜隔寒燠。

老态傍青门,生事依黄犊。

目极车骑行,心为苍生祝。

朝端望风采,功伐存山竹。

九重思鼓鼙,天厩归骅騄。

及此涉川时,扬帆发南隩。

湘漓水清漪,洞庭秋沕穆。

想到黄金台,寒风已谡谡。

童叟咽江湄,挥涕成霢霂。

何时天上霖,重作南人谷。

伸章欲抒写,瞀乱笔先秃。

以质不以文,将为后世读。

拜别还空山,云中望鸿鹄。

(0)

赠别王直夫二首·其一

商飙激疏牖,蟋蟀鸣墙阴。

志士恒感秋,况乃违所钦。

之子役王事,远适闽江浔。

揽衣起追送,渺彼川涂深。

少小从子游,方轨驰文林。

时去志愿违,素发忽满簪。

抚景嘅今昔,恻怆情难任。

愿言顾离索,惠我琼瑶音。

(0)

侠客行

裘马五陵客,相逢入酒肆。

匣中龙剑连夜吼,人间定有不平事。

千金散易尽,潜身入蒿莱。

感激在意气,荆高俱粗材。

手掷人头笑归坐,锦筵红烛乾百杯。

酡颜色转青,停杯默不语。

荒鸡鸣四野,长揖出门去。

主人追送尘茫茫,残月在门不知处。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