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游手好闲、缺乏奋斗精神的人。
- 例句
- 1. 他整天只知道惰游,一点也不关心工作。2. 这个年轻人一直惰游不肯努力,注定无法取得成功。
- 基本含义
- 指懒散游荡,不务正业。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努力奋斗、不懒散相关的成语,如“勤奋好学”、“勤劳致富”等,以丰富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惰游,从来不做作业。2. 初中生:我不想惰游,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3. 高中生:他因为惰游,错失了许多机会。4. 大学生: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好时机,不要浪费时间惰游。5. 成年人:工作中要努力拼搏,不要惰游浪费生命。
- 故事起源
- 惰游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汉书·王莽传》中的一段故事。相传王莽曾经在位时,有一位叫张卬的人,他常常游手好闲,过着懒散的生活,不务正业。后来,王莽下令查办贪污腐败的官员,张卬听说后非常担心自己会被查出来,于是开始装作勤奋工作的样子。有人看到了他的假象,便说他“张卬之勤,如惰人之游”。从此,惰游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懒散游荡、不勤奋努力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惰游”与懒散、不务正业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整天游荡在街上,懒散地度过每一天,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惰游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结构,其中形容词“惰”表示状态,动词“游”表示行为。
- 详细解释
游手好闲。《礼记·玉藻》:“垂緌五寸,惰游之士也。” 唐 韩愈 《送惠师》诗:“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 清 龙启瑞 《致冯展云侍读书》:“於此而犹不能博考古今得失善败之蹟,与夫礼乐文章之用,以备他日当路而可以自见者,此与凡民之惰游者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