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善良和友好,但实际上却心机深沉,不可轻信。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真实性格与外表形象之间的差异。
- 例句
- 1. 他看起来很和善,但实际上是一个貌寝之人。2. 她表面上对你很友好,但你要小心,她可能是个貌寝之人。3. 不要只看外表,有些人可能是貌寝,内心阴险。
- 基本含义
- 指外表看起来安静、和善,但实际上内心深处却隐藏着狡诈、阴险的本性。
- 基本解释
亦作“ 貌侵 ”。状貌丑陋短小。或以为谓状貌不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武安 者,貌侵,生贵甚。” 司马贞 索隐:“ 服虔 云:‘侵,短小也。’……又 孔文祥 :‘侵,丑恶也。’”《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表 以 粲 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裴松之 注:“貌寝,谓貌负其实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今人谓丑为貌寝,误矣。《魏志》曰:‘ 刘表 以 王粲 貌寝,体通侻,不甚重之。’……註云:‘寝,貌不足也。’”《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 齐克绅 ,本 河中 射粮军子弟也,貌寝而膂力过人。”《明史·李瑾传》:“兄 璉 以貌寝,不得嗣。”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这个成语相关的其他成语,例如“貌合神离”、“貌似强大”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提高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看起来很老实,但我觉得他可能是个貌寝之人。2. 初中生:她表面上对我很友好,但我怀疑她是个貌寝之人。3. 高中生: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迷惑,他可能是个貌寝之人,内心阴险。
- 故事起源
- 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它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被使用。这个成语的含义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矛盾和欺骗有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和口头语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温和善良,但实际上内心却暗藏着狡诈阴险的本性。将这个形象牢记于心,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貌寝是由“貌”和“寝”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貌”表示外表,指一个人的表面形象;“寝”表示内心,指一个人的心底。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温和、善良,但实际上内心却暗藏着狡诈、阴险的本性。
- 近义词
寝陋、丑恶、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