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唐突 tángtū
[brusque;offensive;be bumptions and sudden;rude] 冒犯;亵渎
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后汉书·孔融传》
他跨了一步,踌躇地停了下来,感到忽然把韩云程拉住,显得有点儿唐突。——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你是阮胡子,如何也来与祭;唐突先师,玷辱斯文。—— 孔尚任《桃花扇》
- 近义词
冒昧
- 反义词
礼貌
- 英文翻译
1.[书] rude; offensive; brusque
- 详细解释
(1).横冲直撞;乱闯。《诗·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汉 郑玄 笺:“豕之性能水,又唐突难禁制。”
(2).冒犯;亵渎。《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 唐 高适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 西晋 何披猖, 五胡 相唐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你是 阮鬍子 ,如何也来与祭;唐突先师,玷辱斯文。”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他跨了一步,踌躇地停了下来,感到忽然把 韩云程 拉住,显得有点儿唐突。”
- 基本含义
- 指言行举止不符合社会礼仪规范,冒失而没有分寸。
- 使用场景
- 唐突一词常常用于批评别人的言行举止不得体,例如在正式场合说出不合适的话或做出冒失的举动。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缺乏应有的礼貌和分寸。
- 故事起源
- 《礼记·曲礼上》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唐朝时期有一个名叫杨素的大臣,他对皇帝非常直率,言辞很是唐突。有一次,杨素在宴会上对皇帝说:“陛下,你的酒喝得太多了,应该节制一点。”这样的言辞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唐突的。从此以后,人们就用“唐突”来形容言行举止不得体的人。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唐突地打断了发言者,引起了一片哗然。2. 她的唐突行为让整个宴会场面尴尬。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唐突”联想为一个人突然闯入唐朝的皇宫,然后在宴会上做出冒失而没有分寸的举止。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唐突的理解,例如“莽撞”、“鲁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唐突地插队,让其他人都生气了。2. 初中生:她唐突地向老师提问,被批评了一顿。3. 高中生:他唐突地打断了演讲者,导致现场气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