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白足的词语解释
白足的意思
拼音:bái zú    注音:ㄅㄞˊ ㄗㄨ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脚干净整洁,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纯洁无暇。
例句
1. 他每天都洗脚,所以他的脚总是白足一片。2. 她走路总是像飞一样轻盈,脚下白足,一尘不染。
基本含义
白色的脚,形容人的脚非常干净。
基本解释

(1).指白足和尚。 唐 李白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诗:“ 吴 风 谢安 屐,白足傲履韈。” 宋 陈师道 《送法宝禅师》诗:“慇懃礼白足,吾为 泰山 溜。” 明 袁宏道 《别黄道元信笔题扇上》诗:“乞饭随白足,佣经皈大圣。” 清 孙枝蔚 《胜音上人持张虞山书见访兼示与淮上诸子唱和》:“谢客常晏坐,观心颇自如。白足忽到门,手持老友书。”参见“ 白足和尚 ”。
(2).赤足;光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尸变》:“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袴,遽就著之,白足奔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 莱阳生 ﹞因过叩 朱氏 之门, 朱 白足出逆。”

延伸学习
你可以学习更多关于成语的用法和故事,以丰富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要洗脚,让我的脚也变得白足一点。2. 初中生:她走路的时候总是脚下白足,好像在飞一样。3. 高中生:他的行为一向纯洁无暇,可谓白足之人。
故事起源
《诗经·秦风·白驹篇》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白驹过隙”一句被后人引用并发展成为成语“白足”。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白色的脚踩在干净的地面上,形成白足的形象。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白足成语源自《诗经·秦风·白驹篇》中的“白驹过隙,忽忽不息。”其中,“白驹”指的是一匹白色的马,而“过隙”则是指马匹快速奔跑的样子。由于马匹奔跑时脚下的尘土会弄脏脚,所以“白驹过隙”形容马匹奔跑得非常快,而“白足”则成为形容人的脚非常干净的意象。
(0)
诗文中出现“白足”的诗词

万松寺

山居白足两三僧,不解参禅不演乘。

粥饭之余无一事,紫衣让尔得相应。

(0)

再游径山

老人登山汗如濯,倒床困卧呼不觉。

觉来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

平生未省出艰险,两足惯曾行荦确。

含晖亭上望东溟,淩霄峰头挹南岳。

共爱丝杉翠丝乱,谁见玉芝红玉琢。

白云何事自来往,明月长圆无晦朔。

冢上鸡鸣犹忆钦,山前凤舞远徵璞。

雪窗驯兔元不死,烟岭孤猿苦难捉。

从来白足傲死生,不怕黄巾把刀槊。

榻上双痕凛然在,剑头一吷何须角。

嗟我昏顽晚闻道,与世龃龉空多学。

灵水先除眼界花,清诗为洗心源浊。

骚人未要逃竞病,禅老但喜闻剥啄。

此生更得几回来,从今有暇无辞数。

(0)

惠山寺

九陇重寻惠山寺,梁溪遐忆大同年。

可知色相非常住,惟有林泉镇自然。

所喜青春方入画,底劳白足试参禅。

听松庵静竹垆洁,便与烹云池汲圆。

(0)

赠江州景德长老

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

不须天女来相试,总把空花眼里看。

(0)

送僧元皓东游

宝书翻译学初成,振锡如飞白足轻。

彭泽因家凡几世,灵山预会是前生。

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

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璎。

(0)

题慈德寺颐堂为长老宗颢作

龙隐岩前忽转头,翛然瓶锡此淹留。

十方法界元无限,一片心田自有秋。

草木曲躬归白足,江山依位拱青眸。

我来不问西来意,独喜茶香啜满瓯。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