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应承的词语解释
应承的意思
拼音:yìng chéng    注音:ㄧㄥˋ ㄔㄥˊ
基本解释

(1).应允;承诺;承认。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四折:“你只要应承了这一首诗,倒被我勒掯的情和睦。”《红楼梦》第九四回:“别説他干了没有,就是干了,一个人干了混账事也肯应承么?” 巴金 《家》三二:“如果 觉民 到月底还不回家,就登报不承认他是 高 家的子弟,而叫 觉慧 代替他应承了这件亲事。”
(2).照应。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老汉既忝在邻居,你但放心前去,若是宅上有些小欠缺,老汉自当应承。”

近义词

答允、承诺、首肯、答应、应允、允许、愿意、同意、准许、容许、应许、允诺、许诺

反义词

推搪

英文翻译

1.agree (to do sth.); promise; consent

基本含义
表示答应或应允别人的请求或要求。
详细解释
应承是一个动词词组,由“应”和“承”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应”指的是答应、回答,表示接受别人的请求或要求;“承”指的是承担、接受,表示承诺履行某种责任或任务。
使用场景
应承通常用于表示接受他人的请求或要求,并承诺会履行相应的责任或任务。这个成语常见于工作、学习、家庭等场景中,用于描述一个人对他人的请求或要求做出积极回应和承诺。
故事起源
关于“应承”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源自于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强调人际关系中的诚信和责任。
词语结构
成语“应承”的结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修饰词或其他成分。
例句
1. 他答应了我的请求,表示会尽快完成任务。2. 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应承家庭的责任。3. 领导对我们的提议表示了认可,应承会考虑实施。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应承”:1. 将“应”字和“承”字分别记忆,理解它们的基本含义。2. 想象一个人接受别人的请求或要求,并承诺会履行责任的场景。3. 多使用成语,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记忆。
延伸学习
学习其他与“应承”相关的成语,如“言而有信”、“守信用”等,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中对诚信和责任的重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应承完成了。2. 初中生:我向父母应承,会好好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3. 高中生:我应承会帮助朋友复习功课,一起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我应承参加学校社团的活动,为学校做出贡献。5. 成年人:我应承接受公司的新项目,负责管理和执行。希望以上关于“应承”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应承”的诗词

画堂春

算来一语最心惊,今生同死同生。

八年说了万千声,一一应承

一一都成辜负,教侬若可为情。

人间天上未分明,幽恨难平。

(0)

习池诗

陈迹相推今古同,池边倚杖送归鸿。

童山尚接千岩秀,稚树犹传万壑风。

春意物情迷野兴,水光天影共青空。

雍门有泪应承睫,绕墓行吟吊习公。

(0)

冬至祠祭

缇室葭灰应岁寒,年年家祭荐杯盘。

世遥端赖馨香报,老去方知拜跪难。

百代清芬传俎豆,一庭文苑列衣冠。

君恩重叠丝纶捧,肸蚃应承告庙欢。

(0)

仿梅花道人竹画

唤他是竹不应承,若唤为芦我不应。

俗眼相逢莫评品,去问梅花吴道人。

(0)

题顾定之竹

录事官常州,政是太平日。

想得凤凰枝,掀髯挥彩笔。

直节应承雨露恩,五色芝云护子孙。

而今飞向闽南去,摇荡春风化墨痕。

(0)

冯忝生侍御还朝有赠

绣衣使者有殊庸,揽辔今看报九重。

骢出吴门非众马,剑来丰狱是真龙。

皂囊已吐台中气,白羽还销塞上烽。

开府伫应承宠渥,还将雨露洒尧封。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