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口辩的词语解释
口辩的意思
拼音:kǒu biàn    注音:ㄎㄡˇ ㄅㄧㄢˋ
使用场景
口辩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辩论、争辩时能够运用自如、表达清楚,具有辩才和口才。可以用来形容律师、演讲家、辩论家等具有出色辩论能力的人。
例句
1. 他的口辩能力非常强,每次辩论都能够驳倒对方。2. 这位律师的口辩出色,赢得了许多官司。
基本含义
指言辞辩论、争辩口才出色。
基本解释

亦作“ 口辨 ”。1.能言善辩之才。《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淮南王 有女 陵 ,慧,有口辩。”《隋书·陆爽传》:“朝廷以其博学,有口辩, 陈 人至境,常令迎劳。”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赞寧 者,颇知书,有口辩。”《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此人甚有口辨,可以遣之。”
(2).口才好;巧言善辩。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口辩而不好谈对。”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辩不入道,而应对资给,是谓口辩。” 宋 司马光 《苏骐骥墓碣铭》:“在 洛阳 者, 秦 、 厉 、 代 以口辩显 战国 世。”
(3).指争辩。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倩儿》:“无耻婢尚口辩耶!”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口辩相关的成语,如“口若悬河”、“辩才无碍”等,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口辩能力很强,每次班级辩论赛都能说服大家。2. 初中生:这个辩论比赛中,他的口辩技巧让对手无话可说。3. 高中生:他在辩论社团中展示了出色的口辩能力,赢得了大家的赞赏。4. 大学生:作为辩论队的一员,他的口辩能力在比赛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故事起源
关于“口辩”成语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这个成语可能是在古代的辩论场合中形成的,用来形容那些在口才上非常出色的人。也有一种说法是,这个成语可能是从古代的辩论文化中演变而来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口才出色”、“辩论能力强”等类似的词语进行联想记忆,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辩论时口若悬河的场景,加深记忆。
词语结构
口辩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口是主语,辩是动词,表示说话的行为。
详细解释
口辩是由“口”和“辩”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口指的是说话的能力,辩指的是争论、辩论。口辩形容一个人的口才非常出色,善于辩论和争辩。
(0)
诗文中出现“口辩”的诗词

送邢道州赵邵州归湖南

相逢不得款,奈此别离何。

长涂已新秋,从此风雨多。

欣然出残暑,如鸟离网罗。

我独此淹留,衰病日婆娑。

跂足望二子,洞庭秋始波。

道州通家旧,口辩如悬河。

邵州我表弟,玉也保不磨。

无由得相就,相近日经过。

黄尘翻马足,未暇眄庭柯。

何时寄书来,与我消睡魔。

天凉不饮酒,为子一高歌。

(0)

行路难二首·其一

奉君琉璃杯,酌君琥珀酒。

听我高歌行路难,使君悲欢两无有。

君不见瞿塘水险天下无,扁舟夜过捷吹嘘。

蚕丛鸟道削如壁,驽骀经行百无失。

王良能谙六马情,十二衢中似镜平。

不知一旦生轗轲,鸾车辐折马尽惊。

吁嗟世事难自料,或有鬼神司权衡。

仪秦口辩周张吃,逢时皆可取公卿。

劝君酒,君莫辞,富贵荣华自有时。

(0)

戏留圆首座元上人

老夫晏坐菩提坊,二士接迹来升堂。

疏眉哆口辩舌张,问胡至此皆同乡。

少年发足参诸方,尔来马解高挂墙。

资虽东川近陵阳,左绵稍远亦相望。

不辞煼饭豉作汤,肯更十日留山房。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