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隋 唐 燕乐大曲的开始部分。散板,节奏自由,器乐独奏、轮奏或合奏,不歌不舞。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散序六奏未动衣,阳臺宿云慵不飞。”自注:“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 唐 白居易 《王子晋庙》诗:“鸞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
- 基本含义
- 指次序杂乱,无规则。
- 详细解释
- 散序是由“散”和“序”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散意为分散、分开的意思,序意为次序、顺序的意思。散序形容事物没有规律地分布或次序混乱,缺乏秩序和组织性。
- 使用场景
- 散序常用于描述事物的排列或组织方式缺乏规则和秩序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的行为、工作或学习态度等方面。
- 故事起源
- 散序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秩序和组织的重视。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重视秩序和纪律,因此散序被视为一种负面的描述。
- 词语结构
- 散序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散”和名词“序”组成。
- 例句
- 1. 会议上,大家的发言散序,没有按照主题进行。2. 这个图书馆的书架散序摆放,找书很困难。3. 这个团队的工作方式散序,缺乏组织性。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散序”拆分为“散”和“序”两个部分进行记忆。散意为分散、分开,序意为次序、顺序。可以想象一个人将书籍散乱地摆放在书架上,形成了散序的场景,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散序相关的成语,例如“乱七八糟”、“无序”等。这些成语都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无规则和混乱状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书包里东西太多,都散序地放在里面。2. 初中生:这个班级的同学们作业写得很散序,老师都看不清谁写的是谁的。3. 高中生:考试前大家都在抓紧时间复习,但有些同学的学习计划很散序,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