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赏赐。 宋 范仲淹 《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归老十餘年,不曾迁改,亦无锡赐。”
- 基本含义
- 指上级给予下级的恩赐和荣誉。
- 详细解释
- 锡赐源自《诗经·小雅·斯干》:“日居月诸,福居于室,锡赐百福。”意为太阳居住在月亮之中,福祉居住在人的家中,上级给予下级以丰厚的恩赐和荣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上级对下级的慈爱和赏赐。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上级对下级的赏赐和恩宠,也可用于形容上天对人的恩赐。
-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斯干》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集,其中的《斯干》一篇,描述了太阳和福祉居住在人的家中,给予人们丰厚的恩赐和福祉。这个成语就是从这篇诗中引申而来的。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领导给了我们锡赐,让我们倍感荣幸。2. 老师对学生们的成绩给予了锡赐,使得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锡赐”中的“锡”字,与“细”字相似,可以通过“细心”、“细致”等词语来记忆。另外,可以将“赐”字与“赠”字相联系,表示上级给予下级的赏赐和礼物。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赏赐和恩赐相关的成语,如“赐予”、“恩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了我一本书,真是太锡赐了!2. 初中生:领导对我们班级的优秀学生锡赐了奖状和奖品。3. 高中生:大学教授向我赐予了一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真是太锡赐了!4. 大学生:导师给我提供了一个研究项目,这是一次非常锡赐的机会。5. 成年人:公司领导给予我升职和加薪的锡赐,让我倍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