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行女的词语解释
行女的意思
拼音:xíng nǚ    注音:ㄒㄧㄥˊ ㄋㄩˇ
使用场景
常用于赞美女性的高尚品德和优雅举止,也可以用来形容女子的仪态端庄、言行得体。
例句
1. 她举止得体,真是个行女。2. 她的品德高尚,是一个真正的行女。
基本含义
指女子行为举止端庄得体,德行高尚。
基本解释

次女。 三国 魏 曹植 《行女哀辞》:“行女生于季秋,而终于首夏,三年之中,二子频丧。”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女》:“ 曹植 又有《行女哀辞》……行女盖其次女之称也。”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女性美德、修养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淑女”、“贤妻良母”等,来丰富对女性美德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她是一个行女,每天都很乖巧。2. 小学生:我妈妈是个行女,她总是很温柔体贴。3. 初中生:她的仪态端庄,真是一个行女的典范。4. 高中生:她的品德高尚,是一个真正的行女。5. 大学生:她举止得体,真是一个行女。以上是关于成语“行女”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成语“行女”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子名叫杨氏,她的举止端庄得体,行为规矩庄重。因此,人们用“行女”来形容她的高尚品德和仪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行女”与“举止得体”、“品德高尚”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可以将“行女”与杨氏的故事联系起来,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
词语结构
主要由名词“行”和“女”组成,没有修饰语和动词。
详细解释
成语“行女”是由“行”和“女”两个字组成的,其中,“行”是指举止、行为,而“女”则是指女子。这个成语形容女子的行为举止端庄得体,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修养和道德品质。
(0)
诗文中出现“行女”的诗词

松柏篇

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

人生浮且脆,鴥若晨风悲。

东海迸逝川,西山导落晖。

南郊悦籍短,蒿里收永归。

谅无畴昔时,百病起尽期。

志士惜牛刀,忍勉自疗治。

倾家行药事,颠沛去迎医。

徒备火石苦,奄至不得辞。

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

睿圣不得留,为善何所益。

舍此赤县居,就彼黄垆宅。

永离九原亲,长与三辰隔。

属纩生望尽,阖棺世业埋。

事痛存人心,恨结亡者怀。祖葬既云及,圹?亦已开。

室族内外哭,亲疏同共哀。

外姻远近至,名列通夜台。

扶舆出殡宫,低回恋庭室。

天地有尽期,我去无还日。

居者今已尽,人事从此毕。

火歇烟既没,形销声亦灭。

鬼神来依我,生人永辞诀。

大暮杳悠悠,长夜无时节。

郁湮重冥下,烦冤难具说。

安寝委沉寞,恋恋念平生。

事业有馀结,刊述未及成。

资储无担石,儿女皆孩婴。

一朝放舍去,万恨缠我情。

追忆世上事,束教以自拘。

明发靡怡悆,夕归多忧虞。

撤闲晨径流,辍宴式酒濡。

知今瞑目苦,恨失尔时娱。

遥遥远民居,独埋深壤中。

墓前人迹灭,冢上草日丰。

空床响鸣蜩,高松结悲风。

长寐无觉期,谁知逝者穷。

生存处交广,连榻舒华茵。

已没一何苦,楛哉不容身。

昔日平居时,晨夕对六亲。

今日掩奈何,一见无谐因。

礼席有降杀,三龄速过隙。

几筵就收撤,室宇改畴昔。

行女游归途,仕子复王役。

家世本平常,独有亡者剧。

时祀望归来,四节静茔丘。

孝子抚坟号,父子知来不。

欲还心依恋,欲见绝无由。

烦冤荒陇侧,肝心尽崩抽。

(0)

采莲曲六首·其六

妾在江东郎在西,采香曾到若耶溪。

行女伴低头说,泪染新红白绩衣。

(0)

虞美人.舟行即目

船窗不掩云波冷。面面秋山影。鸂头几处卖鱼虾。

半幅轻帆低落、夕阳斜。绿阴隐隐茅檐结。

邻舍家家接。门前开遍水荭花。

瞥见一行女伴、浣溪沙。

(0)

题鞋山

行女儿港,夕步小姑山。

罗袜凌波面,金莲出地间。

惟应渡银汉,蹴蹋竟忘还。

(0)

赠文徵仲

志士厉高节,夫君狷者流。

举足唯大道,邪径焉肯由。

田仁甫弱冠,却赙矜清脩。

元城寡内欲,亦自既壮秋。

掩面过行女,闭门拒王侯。

天然冰玉操,不与思虑谋。

师资快吾党,少长咸低头。

五车聚腹笥,发咏崇温柔。

鲜云澹华泽,美玉辞雕锼。

待诏入金马,玩世存薄游。

脱冠挂神武,遂返莼鲈舟。

颐神击磬室,放歌埋剑丘。

掉笔弄图画,尽掩松雪俦。

乃惊铁石肠,遗韵仍绸缪。

伯阳信龙物,变化不可求。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