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志向高远,勇于进取之士。《孟子·尽心下》:“ 孔子 在 陈 ,何思 鲁 之狂士?” 孙奭 疏:“ 琴张 、 曾晳 、 牧皮 三者皆学於 孔子 ,进取於道而躐等者也,是谓古之狂者也。” 清 孙枝蔚 《清明日阎再彭携歌童泛舟城北》诗之八:“ 曾点 称狂士,固宜圣所与。”参见“ 狂者 ”。
(2).泛指狂放之士。 宋 苏轼 《李太白碑阴记》:“ 李太白 ,狂士也。” 宋 陆游 《书巢记》:“近时饮家者流,或登木杪,酣醉叫呼,则又为狂士之巢。”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通一·狂》:“今人动輒以不修检制,蔑弃礼法者为狂士,此大谬也。”
- 英文翻译
1.a self-conceited scholar; an idiosyncratic gentleman; a bohemian scholar
- 基本含义
- 指行为狂妄、不拘常规的人。
- 详细解释
- 狂士是由“狂”和“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狂指疯狂、狂妄,士指有学问、有才华的人。狂士指的是行为狂妄、不拘常规的人,通常形容其言行举止出格、与众不同。
- 使用场景
- 狂士一词多用于形容那些不拘小节、追求个性的人。可以用来描述那些有特立独行、不墨守成规的艺术家、学者、思想家等。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行为偏激、不合常理的人。
- 故事起源
- 狂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孙行父,他非常聪明才智出众,但行为却非常古怪。他常常穿着破烂的衣服,不修边幅,任意行动,不受礼节约束,因此被人们称为狂士。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狂和士。
- 例句
- 1. 他的言行总是那么狂士,让人难以琢磨。2. 这位画家一直以来都是个狂士,他的作品充满了创造力和个性。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疯狂的士兵,他的行为非常古怪,与众不同,这样就能够记住狂士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狂士相关的成语,如“狂风暴雨”、“狂妄自大”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来加深对狂士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穿衣风格很狂士,总是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2. 初中生:这个歌手一直以来都是个狂士,他的音乐风格很独特。3. 高中生:那个学生在班级中是个狂士,总是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4. 大学生:他的行为举止总是那么狂士,让人难以理解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