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处罚折辱。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近罹罪辱舌虽在,每避嫌谤口已胶。”
- 基本含义
- 指受到极大的侮辱和耻辱。
- 详细解释
- 罪辱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罪表示行为不当或错误,引起道义上的谴责;辱表示受到侮辱和羞辱。罪辱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因为自己的过错或错误行为而遭受到极大的侮辱和耻辱。
- 使用场景
- 罪辱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因为自己的过错或错误行为而受到严重的惩罚或侮辱的情景。可以用来形容在道德、社会或个人层面上的严重耻辱和羞辱。
- 故事起源
- 罪辱一词最早出自《左传·哀公十四年》:“罪辱之言,不可听也。”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在古代,人们非常注重个人的名誉和尊严,因此罪辱成为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社会惩罚。
- 词语结构
- 主语 + 犯罪者 + 罪辱
- 例句
- 1. 他因为贪污受贿,最终遭到了罪辱的下场。2. 这个欺骗百姓的官员终于被揭发,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罪辱的代价。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罪辱这个成语与“犯罪者”联系起来,因为犯了罪才会受到罪辱的惩罚。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罪辱相关的成语,如“罪不容诛”、“罪大恶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作弊被老师罚站,感到很罪辱。2. 初中生:那个学生在全校面前跌倒了,感到非常罪辱。3. 高中生:他因为考试作弊被学校开除,经历了一次巨大的罪辱。4. 大学生:他因为涉嫌抄袭被学术界广泛批评,遭受了严重的罪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