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一般用于形容那些行为放纵,不拘礼法,放肆放纵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道德败坏,纵欲无度的人。
- 例句
- 1. 他放诞风流,毫无节制,一点也不顾及他人的感受。2. 这个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放诞风流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纵欲和放荡。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放纵放荡、不拘礼法、放肆放纵的行为。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道德有关的成语,如“放浪形骸”、“放荡不羁”等,进一步丰富词汇储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放诞风流,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放诞风流,给整个班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3. 高中生:这部电影中的男主角是一个放诞风流的人物,他的奢靡生活引发了很多争议。
- 故事起源
- 放诞风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超传》中。班超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西域出使期间,因为放纵纵欲,风流韵事不断,被人诟病。后来,人们就用“放诞风流”来形容那些行为放纵,不拘礼法,放肆放纵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将“放诞风流”分解为“放纵”、“放荡”、“风流”三个部分,可以联想到一个人行为放纵,放荡不羁,纵欲无度的形象。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名词
- 词语解释
- fàng dàn fēng liú ㄈㄤˋ ㄉㄢˋ ㄈㄥ ㄌㄧㄨˊ
放诞风流(放誕風流)
谓不拘礼法而有文采。《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 长卿 之才而越礼焉。” 清 尤侗 《瑶宫花史小传》:“ 花史 年少,放诞风流,既为情死,眉黛间常有恨色。”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