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裼袭的词语解释
裼袭的意思
拼音:tì xí    注音:ㄊㄧˋ ㄒㄧˊ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形容被人暗中陷害、出尔反尔的情况。比如,某人原本是你的朋友,却暗中陷害你,这时可以使用“裼袭”来形容这种情况。
例句
1. 他原本是我的朋友,没想到却对我进行了一次裼袭。2. 这个商人在合作中多次出尔反尔,真是太裼袭了。
基本含义
指衣服被人悄悄地偷换,比喻被人暗中陷害或对付。
基本解释

(1).古代礼服之制: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尽覆其裘,谓之裼;不裼,谓之袭。盛礼以袭为敬;非盛礼以裼为敬。《礼记·表记》:“裼袭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瀆也。” 郑玄 注:“不相因者,以其或以裼为敬,或以袭为敬。礼盛者,以袭为敬,执玉龟之属也;礼不盛者,以裼为敬,受享是也。” 孔颖达 疏:“行礼之时,礼不盛者,则露见裼衣;礼盛之时,则重袭上服。是行礼初盛则袭衣,礼不盛则裼衣,是裼袭不相因也……其行礼之时,或初袭而后裼,或初裼而后袭。所以然者,欲使人民无相褻瀆使礼相变革也。” 唐 白居易 《沿革礼乐策》:“以玉帛俎豆为数,以周旋裼袭为容。” 明 归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至於冠、婚、丧祭、燕射、士相见之礼,可得而议也,所以周旋裼袭,升降俯仰者,圣人能议之而不能为之也。”
(2).指穿着礼服。《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他看了,连忙道‘请’。 安公子 早已裼袭而来。”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裼袭”相关的成语,比如“出尔反尔”、“暗箭伤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原本是我的好朋友,没想到他竟然对我进行了一次裼袭。2. 初中生:这个人之前一直对我很友好,没想到最后却对我进行了一次裼袭。3. 高中生:在职场上,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择手段地进行裼袭。
故事起源
据说,成语“裼袭”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魏国。当时,魏国有个叫赵胜的人,他是魏国的一位将军,也是魏国的重要谋士。有一天,赵胜接到了国王的命令,要他去迎接一个重要的客人。赵胜很高兴地穿上了一身华丽的衣服,准备去迎接客人。然而,在赵胜离开家之前,有人悄悄地把他的衣服换成了一件旧衣服。赵胜不知情地去迎接客人,结果被客人看到后大为恼火。客人认为,赵胜穿着这样的衣服来迎接他,是对他的不尊重。赵胜解释说,他并不知道衣服被换过。然而,客人并不相信他的解释,认为他是故意这样做的。从此以后,“裼袭”就成了被人陷害、出尔反尔的意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裼袭”的发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换衣服的时候被人悄悄地偷换,这样的场景会更加生动,有助于记忆。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前一个字是“裼”,后一个字是“袭”。
详细解释
成语“裼袭”由“裼”和“袭”两个字组成。“裼”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上衣,多用于官员。而“袭”则是指偷盗、抢夺。因此,“裼袭”意为衣服被人悄悄地偷换,比喻被人暗中陷害或对付。
(0)
诗文中出现“裼袭”的诗词

和罗昌逢千叶桃

闰赢首增春,朔霁久连望。

梅残不留玉,桃盛忽成障。

异姿夺众妍,姝萼同一状。

重□杂裼袭,叠綵迷下上。

泪明露借光,影堕日分漾。

纷披竞年华,剪刻费天匠。

先生被花恼,书罢时亦访。

亭空昼无人,山鸟立幽桁。

横波绕碧带,老树入古像。

同游无前度,得句有孤倡。

仙源谁与期,微风起衣浪。

(0)

高宗郊祀前朝享太庙三十首·其十八降殿用《乾安》

明德惟馨,进止回复。裼袭安恭,严若惟谷。

诚意昭融,群工袂属。成此祲容,生乎齐肃。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