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俳谐 páixié
[comic] 诙谐戏谑;诙谐戏谑的言辞
- 英文翻译
1.[书] comic; satiric
- 详细解释
诙谐戏谑;诙谐戏谑的言辞。《北史·文苑传·侯白》:“﹝ 侯白 ﹞通侻不持威仪,好为俳谐杂説。”《新唐书·敬播传》:“尝集俳谐十五篇,为太子欢。” 宋 陆游 《容斋燕集诗序》:“方子之饮酒也,俳谐者箕倨,角抵者裸裎,子何以不怒?” 朱自清 《短诗与长诗》:“ 周君 所译的 日本 诗底特色便在牠们的淡远的境界和俳谐的气息。”
- 基本含义
- 指言辞、行为等滑稽可笑,给人以欢乐的感觉。
- 使用场景
- 俳谐常用于文学、戏剧、相声、小品等艺术表演形式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可以运用俳谐来调节气氛,增加幽默感,缓解紧张情绪。
- 故事起源
- 俳谐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最早出现在元代。元曲《西华山》中的一句台词“俳谐破破玉碎香”被认为是俳谐一词的最早使用。后来,俳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在明清两代达到了巅峰。
- 词语结构
- 俳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的幽默俳谐的演讲使全场观众捧腹大笑。2. 这个小品节目以俳谐的方式讽刺了社会现象,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俳谐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滑稽可笑的表演者在舞台上表演俳谐,引发观众的欢笑和笑声。
- 延伸学习
- 想要更深入了解俳谐的相关知识,可以学习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相声、小品等相关的文化和表演形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话真俳谐,我听了都笑出声了。2. 初中生:老师讲课时总会加入一些俳谐的元素,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3. 高中生:在文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俳谐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4. 大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学生们会表演一些俳谐的节目,给大家带来欢乐和轻松的氛围。